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青春电影的记忆书写与文化镜像

发布时间:2023-03-04 17:45
  以电影为代表的文艺作品通过对青春主题的刻画,唤醒、建构和修订着人们的青春记忆。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陆青春电影历经了"家国同构—价值反思—个体言说"的叙事嬗变,建构了"理想主义与自启蒙""重审与怀旧""迷失与焦虑"等青春记忆的意义内核。在青春电影的集体记忆实践中,存在着一个记忆的社会框架,它是文化霸权下的产物,与观影主体的"理想自我与身份认同"和产业结构的"权力规训与价值涵化"相关。上述过程表明了多元、复杂、交互的权力关系潜藏于集体记忆的影像书写中,并最终形成了一种"记忆的政治"。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发现
    (一)记忆的表征:家国同构、价值反思与个体言说
        1.家国同构模式:禁欲与民族主义叙事
        2.价值反思模式:批判性与审慎叙事
        3.个体言说模式:实用主义与边缘叙事
    (二)记忆的内核:理想主义、怀旧与身份焦虑
        1.理想主义与自启蒙的青春
        2.重审与怀旧的青春
        3.迷失与焦虑的青春
    (三)从表征到意义:记忆的社会框架
        1.理想自我与身份认同
        2.权力规训与价值涵化
四、结论与思考



本文编号:3754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754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1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