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论台湾眷村电影的寻根性

发布时间:2023-03-28 22:30
  眷村是台湾独特历史背景下的产物,经历了由战时临时性住宅到一代人家园的演变之后,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野里。纵观台湾电影发展史,其中诸多杰出作品都始终绕不开眷村、眷村人及外省人的命运主题。单就眷村电影的影片数量来看,其在众多的台湾电影中难以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类别,但其流露出的眷村人文精神与浓郁的寻根意识已成为台湾社会历史中的重要文化符号。眷村电影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与主题内涵,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寻根逻辑,表现出寻根的本质特性;以独特的影像魅力再现眷村风貌,书写眷村和眷村人的命运史,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眷村电影不仅是一代代眷村人的家族记忆,更是整个台湾社会的集体记忆,同时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创作者对于眷村和族群的认知,再现了台湾特殊时期的某些重要文化征候,与台湾社会历史环境相互照映,生成一道亮丽而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结合眷村电影产生的时代背景,以眷村电影三十余年的创作为轴,以寻根思潮下的眷村电影为场域,将眷村电影划分为八十年代“新电影运动”时期、“解严”后至新世纪、新世纪以来三个时间段进行细致分析,归纳出眷村电影在寻根主题下由诗意写真、深度批判到商业化...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关键概念界定
    四、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寻根思潮下的眷村电影发展历程
    第一节 八十年代“新电影运动”时期:集体怀旧寻根的新浪潮(1982—1987).
        一、台湾“新电影运动”与眷村电影的肇始
        二、眷村影像的诗意写真
    第二节 “解严”后至新世纪:现实困境的追根溯源(1988—1999)
        一、离散记忆的深度挖掘
        二、时代症结的深入批判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怀旧风潮下的多元表达(2000年之后)
        一、再度袭来的“眷村热”
        二、商业运作下的眷村影像
第二章 寻根之由:漂泊无根的现实境遇
    第一节 眷村及眷村人的命运起伏
        一、动荡与漂泊中的根失落
        二、迷乱中的根困惑
    第二节 无根状态下的疏离与迷失
        一、无父无根:父亲的缺席与失语
        二、眷村父辈:根在彼岸
        三、子一代眷村人:精神无根
第三章 寻根之艰:文化之根与精神血脉的追寻
    第一节 文化寻根:两代人的情与思
        一、原乡情结——地域文化之根
        二、中华情怀——民族文化之根
        三、家与家族——氏族文化之根
    第二节 追梦寻根:两代人的苦与痛
        一、魂牵梦萦,故土寻根
        二、游离眷村都市寻梦
        三、故梦难圆落地生根
第四章 表达策略:恋物与怀旧
    第一节 恋物寻根:多种意象的反复呈现
        一、不断言说的家国空间
        二、托物寓情寄情于名
    第二节 怀旧寻根:自传风格与回忆叙事
        一、以自传书写个体命运
        二、回忆叙事映照现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本文编号:3773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773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c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