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非遗”类纪录片的影像叙事 ————以毕业设计作品《张喜根和他的根艺博物馆》为例

发布时间:2023-04-19 04:05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拥有着比其他国家更多种类的“非遗”,其蕴含着我国56个民族特有的地域风貌以及民族气质。因此,“非遗”的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但各个地区在努力申报“非遗”的同时,只注重它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从而导致大量的“非遗”受到了破坏,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以根艺为例,有些政府只顾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一味地开发“非遗”的经济价值,却忽视了对它的保护。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企业用机器制作根艺,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制作,这也正是政府对“非遗”的盲目开发利用,而忽视了对它的保护。因此,保护“非遗”亟不可待。为了“非遗”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而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保护“非遗”,成为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近些年,纪录片成为保护“非遗”的一项有效措施。通过纪录片的形式,记录“非遗”的声音、图像以及“非遗”传承人的情感,使其可以一直保留下来,从而使人们可以更加客观真实的了解“非遗”。“非遗”类纪录片不仅使“非遗”以一种有效的形式保存下来,还能增强国家、社会以及人们对“非遗”的保护意识,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随着人们对“非遗”保护意识的增强,“非遗”类纪录片的数量与日俱增,同时...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1. 选题原因
        2. 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1. 对影像叙事的研究
        2. 对纪录片的影像叙事研究
        3. 对“非遗”类纪录片的影像叙事研究
    (三)选题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实地调查法
        3. 案例分析法
    (四)创新之处
一、“非遗”类纪录片概述
    (一)“非遗”类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1.“非遗”类纪录片的兴起
        2.“非遗”类纪录片的艺术特色
        3.“非遗”类纪录片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二)纪录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1. 从口语相传到影像记录
        2. 延长传承时间
        3. 增强保护意识
二、“非遗”类纪录片的叙事角度分析
    (一)全知视角的灵活性
    (二)内视角的情感表达
    (三)外视角增强客观性
三、“非遗”类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分析
    (一)画面加解说的叙事方式
    (二)再现手法的叙事呈现
    (三)口述历史的运用
四、“非遗”类纪录片的叙事技巧分析
    (一)悬念的设置引人关注
    (二)细节的处理加深印象
    (三)故事化叙事增加情感
五、“非遗”类纪录片的叙事语言分析
    (一)镜头语言提升画面美感
    (二)解说词的承上启下作用
    (三)音乐和音响渲染气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毕业设计作品《张喜根和他的根艺博物馆》分镜头脚本
    附录B 毕业设计作品《张喜根和他的根艺博物馆》文字稿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93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793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2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