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中人物弧光的创作方法研究 ————以短片《得失》为例
发布时间:2023-06-04 18:40
人物弧光作为影视创作中常用的手法,可以简单释义为在人物塑造中,着重人物的变化与发展,它是对编剧能力与水平的有效检验方法。从电影诞生伊始,人物弧光在创作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微电影的流行,微电影创作中,人物弧光的创作相较于传统电影而言,由于其制作成本较低,时长较短、以及观众受新媒体影响呈现碎片化阅读习惯等原因,人物弧光在微电影中的创作手法上,相比于传统电影,有了属于自己的特性。本文首先对剧作中人物弧光这一概念的出现进行了追溯:人物弧光是通过在戏剧与文学中不断演变而被引入电影中的;然后笔者从“人物轨迹”、“人物维度”、人物的“升华”三个方面,对人物弧光的内涵进行了阐述;随后笔者从受众角度出发,结合几部高票房传统影片,对人物弧光的价值与作用进行了论述。在论文主体部分,笔者主要以微电影创作中的人物弧光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于人物弧光的相关重点要素,比如人物设定、人物搭配、人物冲突、故事结构等进行研究,并通过结合自我创作过程,初步总结出微电影中人物弧光的一些创作手法。在毕业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笔者理论结合实际,力图将人物弧光在短片中创作的几个要素,应用于该短片的创作过程中,以此来帮助影...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目标及内容
第一章 剧作中的人物弧光
第一节 人物弧光的追根溯源
第二节 人物弧光的内涵
一 人物的“轨迹”
二 人物的“维度”
三 人物的“升华”
第三节 人物弧光的价值与作用
一 创作要求
二 观众需求
第二章 微电影人物弧光的创作方法
第一节 人物的设定
一 人物缺口突出
二 人物需有强大的爆发力
第二节 人物的搭配
一 主辅式
二 对立式
三 对等式
第三节 人物的冲突
第四节 同步于故事结构
一 开篇进行人物塑造
二 激励事件
三 埋伏铺垫
四 制造和加深影响事件
五 集中高潮达成结局
第三章 理论与创作实践结合——短片《得失》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目的
第二节 故事梗概与主要人物介绍
第三节 微电影人物弧光的塑造方法在短片《得失》中的运用
一 “依附性”女性的设定
二 简单的人物搭配突出内外矛盾
三 “人物弧光”同步于故事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30812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目标及内容
第一章 剧作中的人物弧光
第一节 人物弧光的追根溯源
第二节 人物弧光的内涵
一 人物的“轨迹”
二 人物的“维度”
三 人物的“升华”
第三节 人物弧光的价值与作用
一 创作要求
二 观众需求
第二章 微电影人物弧光的创作方法
第一节 人物的设定
一 人物缺口突出
二 人物需有强大的爆发力
第二节 人物的搭配
一 主辅式
二 对立式
三 对等式
第三节 人物的冲突
第四节 同步于故事结构
一 开篇进行人物塑造
二 激励事件
三 埋伏铺垫
四 制造和加深影响事件
五 集中高潮达成结局
第三章 理论与创作实践结合——短片《得失》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目的
第二节 故事梗概与主要人物介绍
第三节 微电影人物弧光的塑造方法在短片《得失》中的运用
一 “依附性”女性的设定
二 简单的人物搭配突出内外矛盾
三 “人物弧光”同步于故事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30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830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