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藏族文化的影像书写——万玛才旦电影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28 09:34
  本文以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七部“母语电影”为蓝本,试图梳理作品所体现出的一以贯之的民族特性,探究其在电影创作中的共性与规律。万玛才旦具有很强的“作者导演”特性,从“藏地故乡三部曲”开始,导演独树一帜的风格便开始显现,后续商业性较为浓重的《五彩神箭》体现出导演在浓郁个人风格上的延续与探索,而《塔洛》《撞死了一只羊》和《气球》的诞生标志着万玛才旦的创作风格逐渐成熟。万玛才旦的电影无一例外从小人物入手,展现原生态藏族生活图景的同时,纪实性地书写走向现代进程中族群的迷茫与困惑,以小见大,通过塑造现代文明观照下的“迷途”人物,打破高原藏族的神秘想象,以彰显新时代藏族人民的集体生活现状与精神状态。本文主要分为三章梳理万玛才旦电影作品的创作特质。第一章分析万玛才旦执导的电影在主题意蕴方面的共同倾向,他的电影通过对藏地社会进行在地性的回归与重建,试图对藏族文化进行现代性的解读,从而对藏民个体和藏族群体进行寓言化的书写,探究藏地的文化症候与民族认同;第二章从叙事角度分析论述万玛才旦电影的民族性,挖掘他电影中还原藏民真实生活的“生活流”极简叙事结构、彰显藏区文化碰撞与变迁的多元叙事空间建构以及凸显文化交融现...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万玛才旦及其创作之路
第一章 藏地社会的自我讲述
    第一节 在地性的回归与重建
        一、根植现实的藏地背景
        二、藏民品格的世俗化呈现
        三、高原图景的原生态诉说
    第二节 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
        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
        二、乡村与城镇的陌生疏离
        三、精神与物质的胶着较量
    第三节 民族焦虑的寓言化书写
        一、“迷途”人物的自我救赎
        二、在夹缝中确认族群身份
        三、女性话语权缺失
第二章 基于现实的民族化叙事
    第一节 极简的叙事结构
        一、反戏剧化的“生活流”
        二、纵聚合式的复沓思索
        三、结局的闭合与开放
    第二节 多元本土空间叙事
        一、有裂隙的封闭空间
        二、陌生化的他者空间
        三、公路空间的重复性使用
    第三节 自我指涉的叙事视角
        一、“中间人”的内聚焦
        二、审视现实的微视距
        三、无指向的全知视角
第三章 民族影像的非奇观化表达
    第一节 高原生活的镜语呈现
        一、静观式长镜头
        二、多义性空镜头
        三、后撤的远景
    第二节 在场的藏地声音
        一、构建主体的母语对白
        二、“有意味的”地域音乐
        三、渐变的环境同期声
    第三节 纪录片式的画面造型
        一、不加修饰的自然光
        二、保留生活原始底色
        三、强调平衡的质朴构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本文编号:3887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887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8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