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进与嬗变:当代中国大陆独立电影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25 02:40
独立电影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后来用于指称主流制作方式之外存在的一类电影创作。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独立电影产生于中国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其作品呈现出的审美特征与传统中国电影不同,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当下的独立电影与20世纪90年代的独立电影在形式与内容上均有差异,但其内在的独立精神却一直延续至今。本文试图对独立电影进行有关发展历程和美学风格流变的梳理,从而解读独立电影隐含的深层含义,分析并提炼其独立精神。根据中国大陆独立电影的发展过程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独立电影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但由于当时的电影体制导致了独立电影的“墙内开花墙外香”;2003年独立电影终于从“地下”浮出水面,得到了国家电影体制的接纳,但是又徘徊在了市场电影体制的边缘;2010年至今,独立电影借助独立影展等多种渠道获得了生存空间,独立电影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中国大陆独立电影的美学风格发生了演变:首先是关注对象的转变,前期独立电影更多呈现的是对边缘个体的关注,而当下独立电影更侧重于社会性思考;其次是叙事策略的转变,前期的独立电影呈现出一种淡化情节式的、碎片化的叙事特征,而当下独立电影在叙...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选题意义和价值
0.3 文献综述
0.3.1 对独立电影的总体研究
0.3.2 对独立电影的文化角度的研究
0.3.3 对独立电影的个案研究
0.3.4 国外对中国独立电影的研究
0.4 研究方法
0.4.1 文献研究法
0.4.2 文本细读法
0.4.3 比较研究法
0.4.4 归纳法
1 断裂与延续:中国大陆独立电影的产生与发展
1.1 墙内开花墙外香:寻找出路
1.1.1 缘起:体制外的创作
1.1.2 成势:渐起的创作群体
1.2 归去来兮:面临市场的挑战
1.2.1 归来:体制的接纳
1.2.2 何去:市场化的挑战
1.3 影展时代:重获生机
1.3.1 轮回:市场外的新生
1.3.2 繁华:影展平台的多渠道传播
2 逃离与皈依:中国大陆独立电影的美学演变
2.1 关注对象:从边缘关注到社会性思考
2.1.1 前期独立电影对边缘个体的关注
2.1.2 当下独立电影的社会性思考
2.2 叙事策略:从淡化情节的叙事到类型元素的融入
2.2.1 前期独立电影的碎片化叙事
2.2.2 当下独立电影对类型元素的借鉴
2.3 影像风格:从朴素纪实到哲理性隐喻
2.3.1 前期独立电影纪实化的影像风格
2.3.2 当下独立电影的隐喻性镜头语言
3 坚守与开拓:中国大陆独立电影的独立精神
3.1 对个体意识的表达
3.1.1 对自我意识的张扬
3.1.2 对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反思
3.2 对同质化的突围
3.2.1 对大众文化的质疑
3.2.2 对多元文化的推进
3.3 对真实的寻觅
3.3.1 真实地展现人的生存环境
3.3.2 真实地反映人的精神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909943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选题意义和价值
0.3 文献综述
0.3.1 对独立电影的总体研究
0.3.2 对独立电影的文化角度的研究
0.3.3 对独立电影的个案研究
0.3.4 国外对中国独立电影的研究
0.4 研究方法
0.4.1 文献研究法
0.4.2 文本细读法
0.4.3 比较研究法
0.4.4 归纳法
1 断裂与延续:中国大陆独立电影的产生与发展
1.1 墙内开花墙外香:寻找出路
1.1.1 缘起:体制外的创作
1.1.2 成势:渐起的创作群体
1.2 归去来兮:面临市场的挑战
1.2.1 归来:体制的接纳
1.2.2 何去:市场化的挑战
1.3 影展时代:重获生机
1.3.1 轮回:市场外的新生
1.3.2 繁华:影展平台的多渠道传播
2 逃离与皈依:中国大陆独立电影的美学演变
2.1 关注对象:从边缘关注到社会性思考
2.1.1 前期独立电影对边缘个体的关注
2.1.2 当下独立电影的社会性思考
2.2 叙事策略:从淡化情节的叙事到类型元素的融入
2.2.1 前期独立电影的碎片化叙事
2.2.2 当下独立电影对类型元素的借鉴
2.3 影像风格:从朴素纪实到哲理性隐喻
2.3.1 前期独立电影纪实化的影像风格
2.3.2 当下独立电影的隐喻性镜头语言
3 坚守与开拓:中国大陆独立电影的独立精神
3.1 对个体意识的表达
3.1.1 对自我意识的张扬
3.1.2 对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反思
3.2 对同质化的突围
3.2.1 对大众文化的质疑
3.2.2 对多元文化的推进
3.3 对真实的寻觅
3.3.1 真实地展现人的生存环境
3.3.2 真实地反映人的精神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909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90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