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媒介到后电影:新媒体语境下的电影想象
发布时间:2024-04-28 02:00
以数字技术为依托,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媒介概念已无法适用于当代艺术,媒介本体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本文以爬梳新媒体艺术之"新"的历史与文化意涵为论述起点;通过辨析《是梦》《梦游者》等影片在部署上的"形变",指出当代电影艺术已进入媒介相互渗透的"后媒介"与"后电影"情境;结合《列夫·朗道》《万重浪》等案例,探究与传统电影相比,新媒体艺术与后电影在本体论层面的媒介殊异性,并提出于新媒体语境下重新想象电影之多重可能性。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66010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6.《磁铁电视》(MagnetTV,1965)剧照
传统艺术将影像视为“冥想对象”(meditativeobject),观者与艺术品的交流主要建立在视觉上,通过对影像作品的凝视(gaze),于脑海中进行沉思,进而产生移情(empathy)——此单向经验中,观者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自60年代起,各种跨媒介艺术试图激发观者的主体性,....
图1.《是梦》(威尼斯双年展版,2007)现场照片
2007年,为纪念戛纳国际电影节60周年华诞,来自全世界25个国家的导演共同以电影为题,拍摄了短片集《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ChacunsoncinémaouCepetitcoupauc?urquandlalumières’éteintetque....
图2.《梦游者》(MoMA版,2007)现场照片
同年,美国导演道格·阿提肯(DougAitken)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与非盈利公共艺术组织“创意时代”(CreativeTime)的共同委托下,将短片《梦游者》(Sleepwalkers)投映于彼时刚刚扩建完工的MoMA七面建筑外墙之上,亦使得周遭的城市景观成为最....
图3.《沙中房间》剧照
在数字艺术中,各种不同的技术设备——多声道环绕音响、遥控摄影机、触控装置系统等——使沉浸式拟仿(immersivesimulation)成为可能,尤其是在虚拟现实(VR,virtualreality)与增强现实(AR,augmentedreality)作品中,参与者借助完全....
本文编号:3966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966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