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冯小刚电影的艺术特色
本文关键词:浅析冯小刚电影的艺术特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冯小刚作为我国银幕上一位异军突起的导演,曾致力于对意识形态下所形成的电影模式的反叛,致力于电影艺术潜力的感性挖掘。1997年他开创了内地贺岁片的风潮,并始终把注意力集中于喧闹的当代都市生活和市井平民的精神状态,他的电影继承了王朔小说中的戏谑、反讽等特点,对人生的调侃和对大众文化的嘲弄推向了极致。本文试图归纳出冯小刚电影的叙事规律,以期从中折射出冯小刚电影的艺术特色,为今后对冯小刚电影的艺术特色有新的理解和思考。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冯小刚 贺岁电影 艺术特色 传播策略
【分类号】:J905
【正文快照】: 90年代以来,一方面我国电影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为电影的发展扫清了诸多障碍,创造了电影发展的良好契机,但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开放,好莱坞电影始终笼罩着中国电影,本土国产电影的创作数量逐渐下滑,电影票房市场也一蹶不振,电影的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但冯小刚导演作为一名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峻冰;冯小刚电影的成功质素探析[J];电影评介;2001年10期
2 韦华;“讲段子”:冯小刚电影的喜剧策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3 刘帆;改编抑或改置——冯小刚电影中的“王朔主义”问题[J];电影艺术;2004年03期
4 刘帆;;从痞子到小市民——简论冯小刚电影对王朔小说风格的调用与改置[J];电影文学;2005年05期
5 钱旭初;;都市镜像与冯小刚电影[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万靖;;冯小刚电影研究综述[J];电影评介;2006年24期
7 王旭光;;冯小刚电影人物幽默、调侃的语言[J];电影评介;2006年13期
8 沈莹莹;;从冯氏幽默到冯氏悲情——解码《夜宴》和冯小刚电影的转型[J];电影文学;2006年14期
9 李东升;铁兰叶;;论广告在电影中的运用及其特点——以冯小刚电影中的广告为例[J];装饰;2006年07期
10 万靖;;论冯小刚电影生产的市场模式[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杰 特约记者 陈安宇 通讯员 王燕 ;重拳拆违护航冯小刚电影公社[N];海口晚报;2012年
2 见习记者 张汉澍;冯小刚电影公社落子:华谊“文化地产”的现金流之压[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3 贾磊磊;冯小刚电影与中国大众文化品牌[N];文艺报;2007年
4 记者 王黎刚;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落户海口观澜湖[N];海南日报;2012年
5 记者 丁宁;海口骑楼将进“电影公社”[N];海口晚报;2012年
6 记者 彭青林 柏彬;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海口奠基[N];海南日报;2012年
7 贾磊磊;制造中国大众文化的知名品牌[N];中国电影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张悦;冯小刚电影的“成功秘诀”[N];中国艺术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杨余良 祝勇;文化招牌能否催化琼北旅游[N];海口晚报;2012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严惠惠;冯小刚电影公社海口开街[N];证券时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欣星;民间:从想象到消费[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蘅;论冯小刚电影的品牌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倪士静;论冯小刚电影的转型[D];苏州大学;2009年
3 刘景;冯小刚电影审美趣味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霞;结构与表达:冯小刚电影论[D];浙江大学;2010年
5 连那;冯小刚电影效果解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茜;冯小刚电影的美学流变和文化意蕴[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甘晓辉;冯小刚电影风格流变及成功因素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泊;冯小刚电影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倪鑫;冯小刚电影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钱晓田;后现代语境下的冯小刚电影特色[D];扬州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浅析冯小刚电影的艺术特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2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44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