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情趣”到“审丑”——论“物哀”对日本动漫审美精神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从“解情趣”到“审丑”——论“物哀”对日本动漫审美精神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物哀"是日本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对当代日本动漫艺术的审美精神有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三个层次体现:日本动漫中对"知物哀"者的"解情趣"有着充分的表现和肯定;"解情趣"的审美观照对象由美的事物扩展到一般日常事物;审美的日常化进而造成了日本动漫中独特的审美对象多样化甚至是"审丑"。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关键词】: “物哀” 日本动漫 “审丑”
【基金】: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YETP0455)“当代日本动画的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954
【正文快照】: “物哀”在日本有着悠久的传承与演化的历史。“哀”的方方面面并传承至今,在日本动漫艺术中得到发扬且最初用来形容集团性、群体性对神明的感动,后来发展有新变。本文将试举日本TV动画中的数例,来说明这成对个人心中产生的爱怜之情的描述。江户时代,立足种发扬和新变。之所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瑞;;中国动漫的发展空间与方向——与日本动漫之比较[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2 杨圆;;解析日本动漫的特点和日本动漫产业的优势[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9期
3 黄琪涵;;从日本动漫的民族精神谈中国动漫创新[J];剧作家;2013年06期
4 牟震;;从动漫角色的特征浅析日本动漫全球化[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年02期
5 高艺;第④场秀 2002日本动漫精华料理大宴[J];音乐世界;2003年01期
6 叶红;;色情:毁了日本动漫?[J];观察与思考;2004年Z1期
7 徐明;;日本动漫的中日文名对照[J];日语知识;2006年01期
8 徐渭;;哈哈镜中的重重魅影——对部分日本动漫的一种文化考察[J];书屋;2006年02期
9 王晓露;;浅谈日本动漫的舆论传播策略[J];军事记者;2006年09期
10 李秋波;;披着樱花的死魂灵——日本动漫中的军国主义思想[J];设计视界;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雁灵;日本迎接新动漫时代[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程丽仙;动漫也成“高危”行业?[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程丽仙;地震后,看日本的动漫界[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唐子惠;日本动漫帝国崛起的背后[N];中国联合商报;2011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程佳;日本动漫展“官民斗” 业界人士忙劝和[N];中国文化报;2012年
6 宋磊;日本动漫里的“萌”文化[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李荒歌;日本动漫的壮大与困境[N];光明日报;2013年
8 宋豪新;日本“萌世界”之殇[N];人民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杨金霞;只有中国看得懂才是中国特色[N];民营经济报;2007年
10 王星宇;日本创意产业塑造国家形象[N];人民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妮;日本“动漫外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雪;日本动漫的文化特征及其对中国动漫的发展启示[D];吉林大学;2008年
3 邓文婧;日本动漫中“治愈系”现象的呈现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贺丹;日本动漫全球传播对中国动漫的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胡倩;动漫与国家形象——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冯硕;日本动漫的特性及其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林玉娴;日本动漫的全球扩散与日本文化输出战略[D];暨南大学;2007年
8 马芸;日本动漫中的文化印象分析[D];同济大学;2008年
9 崔敏;日本动漫的跨国传播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10 陈红波;表现与变异—原始神道与日本动漫[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从“解情趣”到“审丑”——论“物哀”对日本动漫审美精神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7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447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