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电影东西方观众的接受状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9 21:01
本文关键词:李安电影东西方观众的接受状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李安是当今活跃在国际电影舞台的著名华人导演之一,他以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独到的文化审美,拍摄出一部部具有李安标志性文化视角的电影作品,同时又以灵活的商业头脑开创其具备艺术良知又包含商业智慧的电影事业,取得了艺术和商业的双赢。除艺术性以外,中西文化交融也是其电影作品的重要标签之一,存在微妙差异的东西方人性与伦理思想,在其电影作品中发生合流与碰撞,最终呈现的是一种不同文化的良性互动。以中西合璧的视角和接触的电影技巧,使其电影风格十分鲜明,同时又实现了艺术和商业的有机统一。电影事业只有兼顾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共同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而中国电影在国际化方向常常遇到瓶颈,很多电影都是叫好不叫座,甚至有更多的电影既不叫好也不叫座。以往的观点是认为电影题材所反应的文化元素以及导演的表现方式直接影响到中西方观众的接受情况,常常将电影不叫座的原因简单的理解为文化差异,却缺少对其更深一层次的分析。中国电影市场之前主要是通过对偶然出名的国际电影进行题材模仿的方式,进行跟风拍摄,虽然这样的拍摄能够在短期内获得比较好的商业效果,但是从长远角度看,这样的行为会导致中国电影缺乏创新精神,长此以往将导致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本文通过用影片票房数据,将李安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了对比,筛选出针对东西方观众接受程度不一致的电影,通过经典文献调研、影视作品分析、创作实践与总结、专业理论研究等方法,采用“期待视野”理论,对造成不同市场反响的深层文化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找寻能够被东西方观众所接受的中国特色文化。在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空前繁荣和中国电影作品缺乏精品的矛盾背景之下,研究电影理论对满足受众消费需求、建立国家特色电影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具有特殊意义。现阶段国内正迎来电影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中国电影市场巨大但是缺乏足够代表中国文化的国产国际大片,每年这方面的需求空缺都只能通过进口国际影片来满足,这不仅仅是中国电影行业的悲哀,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悲哀。所以,笔者从接受美学角度出发,通过对李安的成长经历和李安电影发展历程的研读来对比分析东西方观众共同接受,反向接受和较差接受的三种状态,通过电影票房这一直观指标,对影片的接受程度进行直接区分,通过对不同接受状态下,对李安不同电影的深层分析,总结共同接受状态电影的优点,吸取反向接受和较差接受状态电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深化提出关于中国跨文化电影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李安电影 东西方观众 接受状态 期待视野 美学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0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1.绪论12-17
- 1.1 研究背景12
-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12-13
- 1.2.1 研究意义12-13
- 1.2.2 研究创新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4
- 1.4 研究方式与方法14-15
- 1.4.1 研究方式14
- 1.4.2 研究方法14-15
- 1.5 论文组织结构15-17
- 2 李安电影的发展历程17-28
- 2.1 李安电影生涯的发展研究17-20
- 2.1.1 成长经历与“父亲情节”17-18
- 2.1.2 留学海外的思乡导演18-19
- 2.1.3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19-20
- 2.2 本次研究采用“期待视野”理论20-23
- 2.2.1 接受美学20-21
- 2.2.2 期待视野21-22
- 2.2.3 期待美学在影视界22-23
- 2.3 李安电影中的跨文化交流23-27
- 2.3.1 融合性叙事模式23-24
- 2.3.2 中华文化的传统内涵24-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3 李安电影东西方观众共同接受状态28-34
- 3.1 共同接受状态的作品与表现28-31
- 3.1.1 中国式的文化语境28-30
- 3.1.2 西方好莱坞的东方视点30
- 3.1.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0-31
- 3.2 共同接受的原因分析31-33
- 3.2.1 感性与理性的偏重31-32
- 3.2.2 设置透视东方的镜子32
- 3.2.3 观众先在结构对电影观赏的作用32-33
- 3.3 本章小结33-34
- 4 分析李安电影东西方观众反向接受状态34-40
- 4.1 反向接受状态的作品与表现34-38
- 4.1.1 文学到影视改编剧本35-36
- 4.1.2 张爱玲小说自身的模糊性36-37
- 4.1.3 电影界的武侠奇观37-38
- 4.2 反向接受的原因分析38-39
- 4.2.1 小说改编自身的难度使西方观众无法理解38-39
- 4.2.2 人物动机与欲望的不清晰39
- 4.3 本章小结39-40
- 5 分析李安电影东西方观众的较差接受状态40-46
- 5.1 较差接受状态的作品与表现40-43
- 5.1.1 视觉效果的动作奇观颠覆传统41-42
- 5.1.2 历史的呈现难模糊了观众的视点42-43
- 5.2 较差接受的原因分析43-45
- 5.2.1 西方权威性的挑战43
- 5.2.2 对传统文化的冲击43-44
- 5.2.3 李安东西方文化现象的冲击44-45
- 5.3 本章小结45-46
- 6 中国跨文化电影发展建议46-50
- 6.1 树立观众的观影美学心理46-47
- 6.1.1 重视观众观影作为美学体验46-47
- 6.1.2 正确认识接受主体的反馈作用47
- 6.2 中国电影的跨文化发展47-49
- 6.2.1 观赏社会心理47-48
- 6.2.2 永恒话题的跨越性48
- 6.2.3 电影叙事对于中国观众的依赖48-49
- 6.3 本章小结49-50
- 7 结论与展望50-51
- 7.1 结论50
- 7.2 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会平;;试论李安电影的叙事策略[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邵杨;;论李安外语片中中国文化形象的隐性存在[J];当代文坛;2011年04期
3 奉志伟;谭英;;李安“电影作者”的独特风格分析[J];电影文学;2010年03期
4 尹亮;;《色·戒》在美国:两极争议![J];电影世界;2007年21期
5 王婧;;从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挣扎到世界中的栖居——论李安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汪洪亮;;建设科学理论与寻求“活的人生”——李安宅的人生轨迹与学术历程[J];民族学刊;2010年01期
7 岳圣淞;;光影流转中,李安和他的“东方梦”——浅析李安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再现[J];名作欣赏;2013年06期
8 朱筱筱;;回归心灵之道——论李安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精神主题[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9 陈波;;“坝上”的人类学:李安宅的区域与边疆文化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2期
10 余锐;;自我实现的影像历程——论李安“父亲三部曲”的真正内涵[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李安电影东西方观众的接受状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3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463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