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礼文化传播
本文关键词: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礼文化传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世界,并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一直维持着礼治的社会规范。“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在古代礼无论在为人处世还是君王治理国家都显得尤为重要。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从一播出就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反响,抛开小说《红楼梦》作为名著的影响外,新版电视剧中加入了新鲜元素,比如人物服装造型、昆曲额妆造型、豪华的场景布置、新的特效的使用等等。新版《红楼梦》中对中国礼文化的传播也可谓是遍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剧中对礼文化的表现结合电视剧大致可归纳为礼制文化、礼俗文化、礼仪文化、礼乐文化,其中礼乐文化中包含了礼与美、礼与诗、礼与情等,本文通过对剧中情节及演员的表演来分析当时封建社会中的“礼”文化的作用,且这些“礼”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社会的演变。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物质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传统礼文化在人们生活中逐渐褪去,越来越多的人们心态浮躁,为了跟上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而忽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其电视剧的传播内容不应只是简单的给观众带来消遣和娱乐,其传播内容除了符合社会法律法规、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外,还要担负起传统文化传播的重任,注重传播积极的能量,本文通过对新版《红楼梦》中礼文化的传播来分析礼文化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以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剧应如何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新版《红楼梦》 电视剧 礼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第一节 研究背景8-9
- 第二节 研究意义9
- 第三节 研究现状9-11
- 第四节 研究方法11-12
- 第一章 中国礼文化概论12-20
- 第一节 礼制---典章制度与规范12-16
- 一 吉礼13
- 二 凶礼13-14
- 三 嘉礼14-15
- 四 宾礼15
- 五 军礼15-16
- 第二节 礼俗---社会礼仪与习俗16-17
- 一 衣食住行之俗16
- 二 岁时节日之俗16-17
- 三 婚丧嫁娶之俗17
- 第三节 礼仪---日常生活的礼节17-20
- 一 生活中的礼节性称谓17-18
- 二 生活中的礼貌用语18-19
- 三 生活中的见面礼19-20
- 第二章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礼文化”传播20-38
- 第一节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礼制文化传播20-29
- 一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祭祀之礼21-22
- 二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丧葬之礼22-24
- 三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服饰与礼24-29
- 第二节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礼俗文化传播29-34
- 一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日常礼俗29-30
- 二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节日礼俗30-33
- 三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婚姻礼俗33-34
- 第三节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礼仪文化传播34-38
- 一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礼貌称谓35-36
- 二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见面礼36-38
- 第三章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礼乐文化传播38-53
- 第一节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礼与美38-46
- 一 意境美38-44
- 二 节奏美44-46
- 第二节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礼与诗46-49
- 一 诗社与礼47-48
- 二 灯谜与礼48-49
- 第三节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礼与情49-53
- 一 情中之礼49-51
- 二 礼中之情51-53
- 第四章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礼文化的价值与反思53-59
- 第一节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礼文化的价值54-56
- 第二节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礼文化的反思56-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1
- 个人简介61-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目录[J];红楼梦学刊;2001年03期
2 孙玉明;日本《红楼梦》研究论著目录[J];红楼梦学刊;2002年01期
3 李祝喜;论《红楼梦》的荒诞叙事[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任勇胜;;是“繁荣”,,还是“泛滥”?——近两年“红学”论著出版一瞥[J];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12期
5 詹颂;;论清代女性的《红楼梦》评论[J];红楼梦学刊;2006年06期
6 子木;;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学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综述[J];红楼梦学刊;2007年06期
7 吕玲;王平;;论《红楼梦》传播与接受的价值取向[J];红楼梦学刊;2009年04期
8 海炯;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简况[J];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9 胡文彬;威斯康辛国际《红楼梦》研讨会述评[J];学习与思考;1982年02期
10 木石;别树一帜的学术新著──《红楼梦精解》[J];南都学坛;199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国庆;;《葫芦庙》中的红楼梦精神——评戏曲新作《葫芦庙》[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演讲人 陈维昭;20世纪的海外红学[N];人民政协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伟科;《红楼梦》美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车瑞;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继保;《红楼梦》评点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晓风;《红楼梦》评点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李丽霞;《红楼梦》岁时节令文学功能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6 谢氏映凤(释坚莲);《红楼梦》中的佛教思想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陶小红;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孝辉;高鹗续《红楼梦》与《刘心武续红楼梦》比较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2 路畅;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礼文化传播[D];郑州大学;2016年
3 王美春;论余国藩的《红楼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4 蔡灵美;《红楼梦》悲剧层次探析[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覃靖然;《红楼梦》结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6 智源;《红楼梦》的终极关怀意蕴[D];河南大学;2011年
7 林素真;《红楼梦》的“虚化”叙事[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陆阳艳;《红楼梦》启蒙思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惠珍;《红楼梦》在韩国的翻译流传及其对韩国文学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3年
10 熊瑶;《红楼梦》谶语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礼文化传播,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7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48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