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追风筝的人》及其改编电影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小说《追风筝的人》及其改编电影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追风筝的人》(2003)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说,2007年这部小说被瑞士籍德裔导演马克·福斯特改编成电影。小说主要呈现动荡的阿富汗社会政治背景下一个阿富汗男孩的成长经历。虽然电影大部分忠实于小说,但是在有些方面做了比较大的改动。自影片上映以来,学术界对电影改编及其原著的比较已经做了一些研究,但纵观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电影改编的得与失,以及限制性因素等。本论文以小说《追风筝的人》及其电影改编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从后殖民主义批评的视角比较分析小说文本和改编电影,探讨改编电影中的东方主义倾向。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引言,包括小说和电影的简介、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比较分析小说和电影中是如何再现美国的。小说较现实地再现了美国的种族歧视、贫富、以及安危等问题,而影片则美化了美国形象,呈现了种族间和谐、富有、安全的美国及救世主形象。美国的优越感无可避免地影射在电影改编中。第三章比较分析小说和电影中是如何再现阿富汗的。小说较现实地再现了阿富汗的文明与落后、安全与危险以及阿富汗男人的双重性,而影片中对阿富汗的描写明显带有刻板印象,即落后和危险的阿富汗以及阿富汗男人被妖魔化的形象。显而易见电影改编强调阿富汗的低劣。第四章探讨电影改编中的东方主义倾向,表现在想象的地理和美国的文化霸权。想象的地理由阿富汗人作为野蛮人和阿富汗作为异国情调的背景体现,而美国的文化霸权则通过美化美国和被西化的美籍阿富汗人证实。第五章是结论,本论文通过比较研究小说《追风筝的人》及其改编电影,揭示电影改编中的东方主义倾向,分析产生这种东方主义倾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美国政治、文化、经济以及导演个人的西方中心主义立场。
【关键词】:比较研究 《追风筝的人》 电影改编 后殖民主义批评 东方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712.074;J90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Ⅰ. Introduction10-13
- 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ovel and film10-11
- B. Literature review11-12
- C. Method,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aper12-13
- Ⅱ. Representation of America in the novel and film13-23
- A. Realistic representation of America in the novel13-17
- 1. Racial discrimination13-15
- 2. Prosperity and poverty15-16
- 3. Safety and danger16-17
- B. Idealized representation of America in the film17-23
- 1. Racial harmony18-19
- 2. Prosperity19
- 3. Safety19-20
- 4. America as savior20-23
- Ⅲ. Representation of Afghanistan in the novel and film23-34
- A. Realistic representation of Afghanistan in the novel23-28
- 1. Civilization and underdevelopment23-25
- 2. Safety and danger25-26
- 3. Duality of Afghan men26-28
- B. Stereotypic representation of Afghanistan in the film28-34
- 1. Underdevelopment28-30
- 2. Danger30-32
- 3. Demonization of Afghan men32-34
- Ⅳ. Orientalism in the film adaptation34-43
- A. Imaginative geography34-39
- 1. Afghan as barbarians34-36
- 2. Afghanistan as exotic backdrop36-39
- B. American hegemony39-43
- 1. Idealized depiction of America39-41
- 2. Westernization of Afghan-Americans41-43
- Ⅴ. Conclusion43-45
- Work cited45-47
- Acknowledgements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清香;;试论中西伦理比较研究中的两难问题——从中国近代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思想的互视模式看[J];道德与文明;2006年02期
2 杨剑霄;;哲学比较研究方法探析——以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为中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3 朱琴;;中外社区音乐发展的比较研究[J];音乐大观;2012年07期
4 格雷M.费曼;曹楠;;早期文明比较研究[J];考古;2001年10期
5 潘嗣勤,苟书洋;徒手与武装通过400m障碍技术素质构成的比较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王成云;课程实施策略的比较研究[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曹诗图,孙世强;三峡学与北京学之比较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钟玲;从英汉俚俗语比较研究管窥人类思维之共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9 李建平;;四川、广西、云南三省区文化产业比较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01期
10 罗德尼·斯达克;刘杨;;比较研究的复杂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瑾彦;;中外大众体育发展的比较研究[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范建荣;;政策移民与自发移民之比较研究[A];2013中国生态移民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周学政;;现代化比较的再思考[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赵小云;郭成;;不同民族中学生学业自我发展的比较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邢占军;;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初步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郭嵘;卢军;吴松涛;;我国生活质量指标的比较研究[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7 赵小风;黄贤金;付重林;吴小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姜秀山;;科技进步速度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的比较研究[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9 郁鹏;;中国四大区域城市发展比较研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廖远涛;;我国特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比较研究[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2生态城市规划与实践的创新发展[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巍;德育形态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成广雷;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韦伟;中美西部开发中政府作用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王文华;加拿大与中国经济诈欺犯罪比较[D];北京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菲;中日媒体关于钓鱼岛争端报道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李梅;中澳高中数学教科书三角学内容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颢轩;川上弘美与残雪作品中荒诞意识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吴建星;冀东秧歌与中国北方其它秧歌的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林巧琳;韩国巫俗和中国北方萨满教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菲卉;城乡高中英语课堂提问和反馈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邓阳阳;国共两党民俗变革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范建辉;中英数学教材有理数运算的比较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9 曹璐;三种版本教科书中有关“高分子化合物”知识内容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10 莉丽娅(Kamalieva Liliia);中俄青年幸福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小说《追风筝的人》及其改编电影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2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50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