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明电影的西部经验
发布时间:2017-07-15 16:03
本文关键词:吴天明电影的西部经验
更多相关文章: 吴天明 电影 西部经验 悲剧美学 第四代 现实主义
【摘要】:吴天明是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他凭借《人生》、《老井》、《变脸》等影片开拓了中国西部电影的先河,获得了享誉国内外的辉煌。在吴天明一生的艺术生涯中,他始终保持着现实主义美学原则与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他的作品始终渗透着凝重而悠远的悲剧美学风格。在全球化、后现代化和多元文化语境下,对于吴天明电影的电影艺术风格研究,随着吴天明的离世再一次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在独特的个人西部体验、特殊的时代背景的共同作用下,吴天明的电影作品体现出鲜明的西部视觉意象、崇高的悲剧美和悲悯的人文情怀。他的电影的西部意象表现在他对黄土地、农耕文明、西北民俗的偏爱,电影的悲剧美学特征表现在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同文化形态之间冲突的表现,电影中的人文情怀表现在他的电影中有着植根于土地的忧患意识、蕴含着传统的现代意识、基于苦难的开拓精神、摆脱命运的抗争精神。从“作者论”的角度讲,吴天明是他作品的真正作者,因为在他一系列作品中,他始终坚持现实主义风格、悲剧美学内蕴和人文精神诉求,对于吴天明的个人生活体验、感情经历的研究,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他的美学风格和人文内涵。因此,论文第二章是吴天明的个人体验与影像表达,笔者意在通过对吴天明个人生活履历的研究,从整体上把握吴天明电影的艺术经验(此处“西部经验”和“艺术经验”是对于同一个事物的不同表达,下文相同)。由于特殊的生活履历,他有对西部最直接的体验:苦难、忧患与悲悯,这种由直接的情感体验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他对土地与农民、国家与民族、历史与文化有着独特的体验与思考。第三章论述了吴天明电影的西部意象的呈现,主要表现在以黄土地、农耕文明、西北民俗等意象为主的视觉呈现。第四章论述了吴天明电影中的悲剧美学意蕴。在特殊的历史的背景下,基于独特的“西部体验”,吴天明积极发扬主体意识,以直面现实的勇气,表现真实的生活、揭示社会矛盾,表达了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积极的人生思考。从《人生》到《百鸟朝凤》,无论是高加林的人生欲求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还是孙旺泉与险恶的自然之间的冲突,或是新旧文化之间的产生的冲突,这些冲突构成了他的作品的悲剧内核。第五章是基于西部体验的人文情怀意蕴,当吴天明把这种强烈的个人情感体验上升为一种影像的表达,他的作品渗透出植根于土地的忧患意识、蕴含传统的现代意识、基于苦难的开拓精神和摆脱命运的抗争精神。第六章是对吴天明电影经验当下意义的探究,从某种角度上说,无论电影的艺术形式如何发展,电影的内容始终是深埋在现实的土壤里的。因此研究吴天明作品的美学特质是具有现实参考价值的。由于生活经历、艺术思想、价值观的不同,不同的导演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美学风格,吴天明的美学经验是建立在苦难、忧患、悲悯的个人体验之上的,由于对西部的特殊情感,他的作品呈现出以黄土地、农耕文明、西北民俗为表征的视觉呈现,在审美内涵上体现出强烈的悲剧美学风格,在人文内涵上呈现出植根于土地的忧患意识、蕴含传统的现代意识、基于苦难的开拓精神和摆脱命运的抗争精神,这些美学经验可以归纳为“吴天明的西部经验”。本文认为:吴天明的“西部经验”是时代背景、个人性格共同作用的结果,他开创的《人生》、《老井》为代表的西部电影模式也只是西部电影的一种类型、一个局部、一个阶段,吴天明的西部电影只是西部电影的开始,西部电影的发展需要在借鉴“吴天明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艺术探索与追求。
【关键词】:吴天明 电影 西部经验 悲剧美学 第四代 现实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0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3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问题13-15
- 第2章 吴天明的西部体验及其影像表达15-19
- 2.1 苦难、忧患与悲悯:吴天明的西部体验15-16
- 2.2 基于西部体验的影像表达16-19
- 第3章 吴天明电影中的西部视觉呈现19-23
- 3.1 用黄土地涂抹的画卷底色19-20
- 3.2 用农耕文明勾勒的主要色调20-21
- 3.3 用西北民俗晕染的人生画卷21-23
- 第4章 基于西部体验的悲剧美学意蕴23-28
- 4.1 《人生》:人与社会的悲剧性冲突23-24
- 4.2 《老井》:人与自然的悲剧性冲突24-26
- 4.3 《百鸟朝凤》:正在消失的文化与正在产生的文化的悲剧性冲突26-28
- 第5章 基于西部体验的人文精神诉求28-34
- 5.1 根植于土地的忧患意识28-29
- 5.2 蕴含着传统的现代意识29-30
- 5.3 基于苦难的开拓精神30-32
- 5.4 摆脱命运的抗争精神32-34
- 第6章 吴天明电影的“西部经验”的当下意义34-38
- 6.1 坚持现实主义精神34-35
- 6.2 保持民族文化的热爱35-36
- 6.3 坚守人文主义情怀36
- 6.4 保持不断的艺术探索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2
- 致谢42-4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43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文源;中国西部电影中的民族精神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旺;中国西部电影中底层人物形象塑造的变迁[D];西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44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54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