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百花奖与中国电影传播之间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金鸡百花奖与中国电影传播之间的关系研究
【摘要】:大众电影百花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是国家级代表性的电影类奖项,奖项的出现也彰显着中国电影传播发生的新变化、产生的新形式。通过对两个奖项的历史梳理、媒介身份的判定、传播方式的总结、传播效果的探究,力图为中国电影类奖项对国产电影传播关系研究提供参照。同时金鸡奖与百花奖诞生较早,后期天然融合,模式基本固定,运行逐渐稳健,这为研究提供了契机。电影奖项的产生是电影艺术在中国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是电影寻求树立文艺领域内更高地位的一个表现。奖项的功能是以传播的方式为支撑,表彰优秀作品、树立行业楷模,在此基础上引导后续电影创作的内容形式,引导电影艺术与电影产业的发展方向,最终满足电影受众的审美需求。基于这些特点,奖项成为了现代传播环境中的一种新兴媒介。在大众传播语境中,奖项凭借媒介身份形成独特的传播空间,以新渠道和新受众构建传播模式,以权威性和话语权保障其传播效果。电影和电影人受奖项颁布的影响,在下一阶段的电影创作中,人们从内容、形式创新、类型多样化等方面都会作出相应调整,在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再判断方面都会有所提高,在自我判断和坚守品质方面都会更为严格。这些都构成奖项传播能力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金鸡奖 百花奖 传播 电影 媒介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9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4
- 一、研究对象及动因9
- 二、两奖的影响与地位9-10
- 三、研究现状10-11
- 四、研究方法11-12
-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12-14
- 第一章 作为媒介的金鸡百花奖14-25
- 第一节 奖项的缘起与演变14-17
- 一、百花奖的诞生及其标准14-15
- 二、金鸡奖的诞生及其标准15-16
- 三、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形成16-17
- 第二节 奖项的媒介身份与职责17-20
- 一、作为媒介的金鸡百花奖17-18
- 二、金鸡百花奖的职责与功能18-20
- 第三节 奖项的媒介价值与意义20-25
- 一、以媒介身份满足艺术传播特性20-22
- 二、以媒介角度见证中国电影史22-23
- 三、以媒介特质树立奖项权威23-25
- 第二章 金鸡百花奖的传播模式25-37
- 第一节 奖项传播模式的特征25-30
- 一、向观众输出电影佳作25-26
- 二、新旧媒体的联合26-28
- 三、人是参与的主体28-29
- 四、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29-30
- 第二节 奖项传播的受众30-33
- 一、大众艺术消费者30-31
- 二、艺术鉴赏者31-32
- 三、企业及组织32-33
- 第三节 奖项传播的功能33-37
- 一、规范艺术作品的准入33-34
- 二、艺术作品的集群输出34-35
- 三、围绕作品的理论探讨35-37
- 第三章 金鸡百花奖的传播效果37-49
- 第一节 对艺术创作的影响37-42
- 一、对电影内容创新的影响37-38
- 二、对电影形式创新的影响38-39
- 三、对电影新动态的影响39-40
- 四、对其它艺术门类的影响40-42
- 第二节 对知名度的提高42-45
- 一、电影创作者42-43
- 二、电影表演者43-44
- 三、具体电影作品44-45
- 第三节 对民族、地域文化的传播45-47
- 一、电影节举办城市45-46
- 二、电影作品的衍生效应46-47
- 第四节 对主流精神的弘扬47-49
- 第四章 金鸡百花奖的传播困境与展望49-56
- 第一节 传播的问题与困境49-52
- 一、传播环境的外界冲击49-50
- 二、奖项自身的内在问题50-51
- 三、大众审美与专业权威的抗衡51-52
- 第二节 提升传播能力的措施与展望52-56
- 一、多元并存,树立权威52-53
- 二、资源整合,媒介联合53-54
- 三、电影回归,奖项健全54-56
-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0
- 附录60-77
-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77-78
- 致谢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珠;迎接挑战 中国电影要靠智慧[J];电影艺术;2000年02期
2 王志敏;21世纪中国电影展望[J];电影评介;2001年01期
3 郑培为;90年代中国电影新导演及其作品[J];当代电影;2001年01期
4 周星;2000年中国电影现象解读分析(上)[J];电影创作;2001年01期
5 ;入世后中国电影会发生什么变化 电影业内人士答问[J];电影艺术;2001年06期
6 李东;从市场看中国电影[J];电影艺术;2004年04期
7 周斌;;珍惜优良传统,大胆拓展创新——纪念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J];电影新作;2005年06期
8 赵斌;沉思历史 展望未来 第八届上海电影节“中国电影百年论坛”学术纪要[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吴迪;审查与监督:十七年中国电影[J];电影艺术;2005年06期
10 倪骏 ,张超;三种心态,三种形象——中国电影中的美国人形象[J];世界知识;2005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川;;家的重建:中国电影的一种叙事策略研究[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张振华;;改革开放使中国电影焕发异彩[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3 屈建平;;超越初级 与强手匹敌——漫谈中国电影进入美国市场的机遇和挑战[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陈旭光;;“全球化”/“民族化”的二律背反与中国电影的选择策略[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马丁·吉泽尔曼;;探析中国电影在德国成功的因素——中国明星在国外形象的个案研究[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6 王宁;;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文化批判[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7 周星;;全球化空间中的中国电影生存发展和独立品格[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8 黄式宪;;从全球化视野看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崛起[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苗伟;王桂芝;;从“东方主义”角度分析西方对中国电影的选择性接受[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贾冀川;;“五四”精神与八十年代中国电影[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鸿;乍暖还寒:中国电影渴望升级[N];文汇报;2006年
2 韩三平;继续锻造中国电影产业化链条[N];中国电影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小宁;60亿后,中国电影何去何从?[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实习记者 贺宏丽;大学生是中国电影的未来[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5 本报社长代总编 王迎庆;在党的旗帜下繁荣发展中国电影[N];中国电影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舫;“文化折扣”阻碍中国电影远行[N];人民日报;2012年
7 袁媛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好莱坞大片来袭,中国电影如何“走出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赵葆华;坚守中国电影民族文化身份[N];文艺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李博;用数字存留中国电影的沧海桑田[N];中国艺术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张婷;《一次别离》:一次中国电影自省的机会[N];中国艺术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飞;论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2 蒋俊;论中国电影精神之独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叙述与展示[D];复旦大学;2005年
4 马潇;世纪之交中国电影趋势[D];苏州大学;2007年
5 王艳云;早期中国电影中的上海影像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6 石川;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7 李超;现代进程中的空间呈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高小健;重论1930年代的中国电影[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唐佳琳;新兴电影运动:30年代中国电影的现代性追求[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10 孟君;9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作者表述[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虹;新时期中国电影里的“疯子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徐庆兰;身体文化视域下中国电影中的性别不公现象研究(1978-2015)[D];西南大学;2015年
3 王金辉;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农民工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顾家诚;欧洲三大电影节中国获奖电影叙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路;我国明星跨界转型导演现象研究(2010-2015)[D];兰州大学;2016年
6 王报芬;当前中国电影档期营销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7 陆叶青;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海外传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8 罗曼;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神怪片现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9 宋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中的疯癫形象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10 苏双双;钢琴音乐在中国电影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11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611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