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电影的后现代主义风格
本文关键词:周星驰电影的后现代主义风格
【摘要】:目前,学界关于周星驰电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物塑造、表现手法、价值取向等方面。实际上,周星驰电影中荒诞不经的情节设置、滑稽戏谑的人物语言、时空混乱的影像风格呈现出强烈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因此,文章以后现代主义风格作为视角切入点,从颠覆传统的叙事策略、视听语言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笑中带泪的喜剧风格三个方面出发,对周星驰的电影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便对他的电影做出恰当的理解与评价。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关键词】: 周星驰 电影 后现代主义
【分类号】:J905
【正文快照】: 周星驰作为香港喜剧电影的承继者,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喜剧电影类型,由此奠定了他在华语影坛不可撼动的地位。自20世纪80年代末周星驰正式涉足影坛至今,他所出演的影片达到50部之多。这些电影不仅深受大众的追捧,而且屡屡创造票房神话,成为香港喜剧电影最具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涤非;理解周星驰[J];电影创作;2002年06期
2 王晓敏;论周星驰电影喜剧表现手法[J];戏剧文学;2004年08期
3 张向辉;刘宏志;;后现代情感荒漠中的爱情救赎——谈周星驰电影中的爱情[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5年Z1期
4 ;友联网友为周星驰新片选秀[J];电脑采购周刊;2005年45期
5 段运冬;;新媒体时代的武打塑形——全球化视野里的武术资源与周星驰的文化视点[J];艺海;2005年05期
6 陈榆;真假周星驰 内地的无厘头诠释如何误读周星驰的爱情观[J];电影艺术;2005年03期
7 王铮;;试论周星驰与后现代文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8 郭红;郭晓丹;;弗·纳博科夫与周星驰的审美狂喜与狂欢[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9 钱华;沈波波;;周星驰电影台词语言变异探析[J];电影评介;2008年01期
10 王琦;;在电脑特技中迷失风格底蕴的周星驰[J];电影文学;2008年2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研;周星驰亲近大学生 为《长江七号》继续预热[N];中国电影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晋锋;《长江7号》:贺岁片新“科幻” 周星驰新“温情”[N];中国电影报;2008年
3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方旭东;周星驰告诉我们什么[N];东方早报;2013年
4 滕云;大话周星驰[N];中国妇女报;2000年
5 于雁宾;怪味周星驰[N];吉林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李妍;周星驰:中国电影需要温情[N];中国电影报;2007年
7 陶敦普;周星驰进军东莞院线产业[N];东莞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谭璐;投资内地影院 周星驰豪言五年跃升前三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9 肖帝雷;《西游降魔篇》:周星驰的明星经济[N];中国文化报;2013年
10 茅以毅;周星驰又赢了[N];中国文化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勇;周星驰电影片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丹;周星驰电影的文化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尚琳;无喱头与后现代:周星驰电影的文化透视[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唐果;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解蕾;论周星驰电影风格的转变[D];河北大学;2008年
6 刘腾;周星驰电影与后现代主义文化[D];新疆大学;2011年
7 黄宁;周星驰电影的幽默语言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田梦;周星驰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野南;生活的眼泪与欢笑:卓别林与周星驰电影比较[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周娟;当代人的心灵鸡汤[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66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666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