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人那狗》的电影改编研究
本文关键词:《那山那人那狗》的电影改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那山那人那狗》 电影改编 叙事策略 视听语言
【摘要】:《那山那人那狗》是由霍建起导演、思芜改编的一部电影作品,讲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湘西乡间的邮路上发生的温馨故事,是电影史上为数不多的有关邮政题材,展现湘西温情与自然美的故事片之一。电影从一条艰难曲折的邮路出发,呈现了中国式的父子温情和家庭人伦,它透过父子的视角,将湘西瑰丽的山水和质朴的人情世态娓娓道来,使得观众在体味温暖、发现美的同时,感受到作品深刻的人文关怀。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改编自彭见明的同名短篇小说,上映后虽然国内票房不佳,但却相继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中获奖,在日本上映后票房更是高达八亿日元,代表了中国电影在当时所达到的新的高度。电影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那山那人那狗》的成功也不是一个偶然,而是小说创作者、导演、改编者和其他艺术工作者共同创造的艺术结晶。本文以电影《那山那人那狗》及其改编前的原著小说为研究对象,围绕文学小说的电影改编形式,通过对小说文本、编剧台本以及电影作品的解析和比较,挖掘文学小说的电影改编所面临的挑战和抉择,解读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改编的成功之道以及不足之处。论文分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分为四章。引言中首先对电影《那山那人那狗》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作综述,并阐述了论文研究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和该课题存在的价值。第一章从彭见明的小说《那山那人那狗》作为电影改编素材的独特价值这一角度进行论述,阐述了小说本身所蕴含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民族内涵,然后分析了小说所具有的适合于电影银幕呈现的个性风格。第二章从电影改编者的选择与他们对原著的理解角度论述改编者在电影改编过程中所处的关键地位,改编为电影的《那山那人那狗》体现了改编者独特的艺术气质和审美趣味。然后阐明了电影《那山那人那狗》忠于原著的改编原则和不拘一格的改编风格,以及他们对电影改编的决定作用。第三章首先简要阐述了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的过程中人物与人物关系的改写,以及改编前后象征意味的变化。其次从叙事策略角度论述了人称和视点的改写对于电影改编的必要性,并探讨了人称和视点变化所引发的“闪回”情节的两难困境。最后,着重论述了电影对小说情节结构的重构,分析了情节重构和增减对于电影改编的重要性。第四章首先论述了电影如何从镜头的视觉语言角度重新书写原著小说的故事,呈现小说中气韵生动的山水自然之美,还原弥散在字里行间的情境和意味。然后,阐述了改编者如何运用色彩、光影和音乐音响等电影语言来营造电影独特的浪漫诗情。最后,简要探讨了表演者如何通过人物形象的视听造型来还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为电影的成功改编奠定了基础.结语肯定了《那山那人那狗》的电影改编是成功的,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希望通过具体分析这部电影的改编形式和改编手法,深入剖析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的创作规律,为中国电影的文学改编之路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那山那人那狗》 电影改编 叙事策略 视听语言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0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5
- 第一章 小说奠定的改编基础15-23
- 第一节 小说《那山那人那狗》的时代性15-18
- 第二节 小说《那山那人那狗》的民族性18-21
- 第三节 小说《那山那人那狗》的个性化21-23
- 第二章 电影改编的风格选择23-34
- 第一节 改编者的选择与理解23-30
- 第二节 电影改编风格的确立30-34
- 第三章 从文到影的叙事策略34-51
- 第一节 人物与关系结构的重组34-40
- 第二节 叙述视点的变换40-43
- 第三节 情节结构的变化43-51
- 第四章 视听语言的审美转换51-65
- 第一节 气韵生动的山水之“镜”51-56
- 第二节 声色光影的浪漫诗情56-61
- 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视听造型61-65
- 结语65-67
- 参考文献67-71
- 后记7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繁侠;;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的多重主题[J];电影文学;2010年24期
2 彭见明;;那山那人那狗[J];东西南北;2007年09期
3 陈思宇;景冉;;文化与商业的双重胜利——管窥《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的成功[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常晓玲;;论《那山那人那狗》实现含蓄传情的言语策略[J];电影评介;2009年21期
5 朱立康;;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与《香巴拉信使》的平行比较[J];电影文学;2013年07期
6 詹会华;;平淡中的浓情,简单中的丰富——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J];金田;2013年12期
7 白丽;;论《那山那人那狗》中的艺术美[J];青年文学家;2014年15期
8 陈勤香;;观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有感[J];电影文学;2014年07期
9 ;《那山那人那狗》走俏日本[J];音乐天地;2002年05期
10 刘建芳;;现代电影艺术中的邮递员影像——以《那山那人那狗》、《邮缘》、《邮差》、《香巴拉信使》为例[J];电影评介;2011年2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陈香;中日双方倡议:合作开拓版权贸易新市场[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杜思梦;弘扬传统美德荡涤浮躁心灵[N];中国电影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韩业庭;追逐光影的青春脚步[N];光明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陈晓黎;发行商应为电影找观众[N];文汇报;2001年
5 刘帆;中国电影之怪现状[N];文艺报;2004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吴月玲;中国电影如何面对世界大舞台[N];中国艺术报;2001年
7 ;中国电影:勿忘传统之光[N];北京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玉燕;《那山那人那狗》的电影改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79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679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