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如何提升基层旗县电视台节目水平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4-07-28 10:11

 一 当前基层电视台节目水平现状
基层旗县电视台尚没有能力制作自己的品牌节目,大都选择从各地流行的光盘拷贝了来播放。通常由于一些光盘也是盗版光盘,因此画面极不清晰,常常出现“波纹”、卡盘等情况。更有甚者,会突然停止出现类似电脑“蓝屏”一样的画面,这些光盘播放的音质更是叫人汗颜,尤其是一些港台电影,演员的对白还伴随着“磁磁”的声响。
旗县电视台遍地开花的同时也伴随着铺天盖地的广告,这让基层电视观众及其不满意。根据调查,一段5分钟的小品或相声中间能插播三四个广告,而且持续时间在5~8分钟之间。不但把电视节目切割得支离破碎,而且广告的比率远远大于节目,这真是应了那句:“广告中间插节目”的话。因此人们对这种节目很排斥,这也是旗县电视节目收视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自旗县电视台市场开放以来,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基层电视台的节目几乎没有进行过大的变革,广告量增加了,给老百姓的感觉就是重复的新闻、不得不看的广告和看不清楚的电影光盘。新闻的格式无非就是:“××会议×月×日在××地方召开,××主持会议,××作重要讲话,接下来便是领导们指出、强调,最后就是几条一、二、三……”而且这样的新闻还可能连续播放几天。这样的节目老百姓都“耳熟能详”了,收视率怎会提高?
二 提高基层电视台节目水平的必要性
1.新农村建设形势提出的要求
当前形式下,新农村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新农村建设就是建设农民生活充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型农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旗县电视台就是面对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的窗口,也是新形式下建设新农村的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从目前我国基本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建设的重点在农村,这就说明主要受众还是那些朴实的农民。因此,基层电视台的改革是新形势下的党和政府对地方广播事业的要求。
2.收视率一降再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卫星电视突破了区域界限,使其参与异地市场的竞争成为可能,从而引发了我国电视市场空前激烈的竞争。目前在县城大多数居民家庭中都安装了有线电视,他们不仅可以清晰地收看省级卫视,而且能够收看到央视全套的节目。一旦有线电视在农村普及开来,那些节目制作粗糙,以广告收入维系生命的县级电视台处境将会更加艰难。
近几年,有人提出要将那些收视率不高的县级电视台关闭,认为县级电视台只是一种不断浪费资源却从不产生效益的垃圾产业。然而县级电视台是广大农牧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尤其在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县级电视台承担着传播现代文明、传播科技知识、传播市场经济信息的重任。考虑到这一点,笔耕论文,各旗县电视台就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而不能在发展机遇面前被取缔。
    三 基层电视台节目质量低下的制约因素
    1.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水平有限
    基层——发展较慢、条件艰苦、教育水平简陋的地方。说到基层,人们肯定能想到建国初期知识青年下乡的地方。当时的农村是落后的、贫穷的,没有学校、没有工厂,农民除了种地吃粗粮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虽然目前农村的现状有所提高,但人们的意识还停留在原先的水平上,这是阻碍基层电视节目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如今虽然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前景下,经济发展有所进步、文化水平有所提高,可是我们的电视媒体还是停滞不前,这是阻碍基层旗县电视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上级监管力度不够
    我国广电系统曾明确规定了各地电视台插播广告的时间限制,并对部分地区过份投放广告的做法给予了曝光,但是由于内蒙古处于比较偏僻的地区,且监督力度辐射范围有限,所以成了被忽略的地区,而在监管方面放任自流。 
    3.从业人员素质有限、竞争意识薄弱、缺乏交流
    基层旗县电视台成立之初在人员选择上,由于经济的约束无法聘请到专业人员,甚至还有通过关系进入电视台内部的,所以一直存在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的现象。新闻人员一等二靠,不主动寻找线索而等待线索送上门。摄制人员技术欠缺,播音人员普通话水平达不到标准等等,这些现象让广大老百姓对节目一再丧失信心,又怎能提高收视率?
    原则上讲旗县基层的电视台拥有最广泛的受众,是最贴近也最能影响到农村消费者的媒体。因此它们的发展出路应该是比较宽阔的,但也正因如此,电视台凭借自己经营电视“产品”的特殊性,而缺乏了提高竞争意识和核心竞争的能力。这些均成了制约旗县电视台电视节目缺乏内涵的重要因素。
    基层旗县电视台的节目过于陈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观念。因为千篇一律的观念所以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反复没有新意的节目。长期的缺乏对外界较好较成功的电视台的学习而导致了信息的闭塞和观念的落后,从而无法生产出适合大众口味的优秀节目,也就无法在与大牌电视台的博弈中取得一席之地。 

 



本文编号:69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69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7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