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常态中的中国电影建设发展之路——从《叶问3》现象透视当下电影文化情态
本文关键词:文化新常态中的中国电影建设发展之路——从《叶问3》现象透视当下电影文化情态
更多相关文章: 电影艺术 文化新常态 电影情态 《叶问》 市场行为 资本
【摘要】:文章以当下热点现象的《叶问3》为切入口,不避讳其资本对于市场的损害影响,但强调电影本身创作的自有艺术努力。问题应当放到中国文化新的常态中来透视,包括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同构关系,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支撑关系,文化受市场影响但也建设与市场的关系,文化在人心感染上的更为积极主动的关系等等。同时,电影作为主要构成也面临着电影文化的新常态,即电影和市场逐步协调,艺术在技术增进中获得传播力,网络影响与电影大众性影响力不断彼此增力,青年观众左右着电影的发展走向,资本介入强势影响电影构成,主流价值观与电影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等等。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电影艺术 文化新常态 电影情态 《叶问》 市场行为 资本
【分类号】:J905
【正文快照】: 就内容而言,《叶问3》是一部值得研究的案例,其折射出的创作努力和艺术表现,与其市场上的问题,都是一个折射当下电影文化新常态中的典型案例,需要放在大文化背景下来分析研究。一、电影与文化复杂性背景梳理也许,在单一年代,对于文化的判断容易决断,比如对计划经济时代的分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光;周若燕;;对丽水市电影文化业发展的思考[J];视听纵横;2009年05期
2 周媛;;关于如何发展长春电影文化的思考与建议[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年02期
3 陈静;;论电影文化中的和谐[J];成功(教育);2012年16期
4 ;做提高农民电影文化水平的有心人[J];电影评介;1992年10期
5 谭丁,戚本逊;打电影文化特色“牌”——大华影院见闻启示录[J];前线;1997年11期
6 田川流;试论电影文化的当代特性[J];齐鲁艺苑;2000年04期
7 屠小文;把握时代精神 弘扬中国电影文化[J];电视研究;2001年02期
8 孟建;中国电影文化发展的战略性思考[J];南方文坛;2001年02期
9 张红军;;论高科技对电影文化的影响[J];艺术广角;2001年05期
10 张红军;略论高科技对电影文化的影响[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臻中;;电影文化的审美阐释[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王为华;;振兴东北,关注东三省电影文化产业[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3 陈瑜;;娱乐性重构:消费社会与电影文化——从张艺谋《千里走单骑》说起[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汪景然;弘扬电影文化深感责任重大[N];中国电影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宋莉;朝阳区书写长春电影文化产业新篇章[N];长春日报;2008年
3 记者 柴宇宁;做新时代电影文化传播者[N];哈尔滨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徐蕾;电影文化点燃英雄城激情与梦想[N];南昌日报;2010年
5 通讯员 王静 记者 张希;电影文化产业园将在软博会上签约[N];南京日报;2010年
6 白丁;“2011中国电影文化周”:让美国青年感受东方艺术魅力[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记者 胡安娜 实习生 徐璐颖;让电影文化为古城增光添彩[N];绍兴日报;2012年
8 杨雪;重塑电影文化,烂片请让道[N];科技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何晓诗;北京需树立电影文化形象[N];中国电影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纪秀君;中国电影文化的一缕春风[N];中国教育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葛金松;“现象电影”电影文化的描述与阐释[D];西南大学;2015年
2 王小利;新媒体视域下的微电影文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顾翼;电影文化产业融资运作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魏巧俐;互联网时代电影文化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袁佳;民国西安电影文化生态研究(1927-1937)[D];西北大学;2015年
6 陈树超;脱域与重构:纪实主义在东方发展中国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64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764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