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新世纪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美学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0 04:02

  本文关键词:新世纪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美学风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青春电影 叙事 主题 意蕴 美学风格


【摘要】:在电影发展的长河中,青春电影虽然不能看作是一种严格的电影类型,但却是一种普遍的电影和文化现象。中国大陆青春电影在新世纪如雨后春笋般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全新阶段,随着国产电影投资环境的逐步改良与开放,多元化的投资趋向为中国影视行业注入一剂新鲜血脉。“青春片”成为社会改革与转型中一代人的情感代言,借以影像将情怀诉诸荧屏,将意象回归映像,或致于或自省地将当前社会文化下的青春符码,编译为大众文化中贴近生命贴近现实的一道镜像景观。对中国电影人而言,青春题材电影还处于一个探索与成就并存的阶段;对于普通观者来说,阵痛后的新生命,终会走向成熟。中国大陆青春电影在大陆谱系中一直存在,最早起源于三、四十年代。代表作如《马路天使》、《十字街头》。进入新千年后青春电影凭借良好的发展态势与积极主动的营销策略跻身于市场主流。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青春主题表达,彰显出不同的青春特征与魅力。本文以2000—2015年所有的大陆青春电影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电影理论、影视学、叙事学、符号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世纪以来大陆青春电影作品进行系统化的梳理与评述,通过对青春电影概念的界定以及历史发展流变的梳理,对大陆青春电影的主题风格、叙事风格、意蕴风格进行详尽分析与阐释,试图提炼出大陆青春电影独特的电影语言与美学意蕴。本篇论文共由六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本文在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本选题的背景与选题意义。系统详尽地梳理了与本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并根据文章的论点对相关论文进行细致地归纳总结。继而简单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立意。第二章诠释了将2000-2015年所有的大陆青春电影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归纳梳理,分别详细地阐释了青春的成长、情感、迷失等电影主题。第三章通过对青春电影的叙事语言、叙事结构、叙事技巧三个方面的分析,包括了电影中光影的造型、音乐的表达、色彩影调的呈现以及蒙太奇剪辑张力等,探讨电影的叙事风格。第四章分析了青春电影的意蕴风格,分析了电影中的个体自我意识、本真缺席与迷失、女性消费观、经典性的符号化意象,运用哲学、美学等理论知识对其深入阐释分析。第五章部分分析了研究结论与展望,这一章对大陆青春电影发展大环境进行概述,并对青春电影如何应对其发展进程中的种种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大陆青春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结语部分根据现阶段大陆青春电影的发展现状,探索性的分析大陆青春电影未来的发展之路,将其推上世界电影的舞台。
【关键词】:青春电影 叙事 主题 意蕴 美学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0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3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现状8-10
  • 一、研究背景8
  • 二、研究现状8-10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意义10-11
  • 一、研究内容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立意11
  • 一、研究方法11
  • 二、创新立意11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11-13
  • 一、大陆青春电影的界定11-12
  • 二、青春电影的发展流变12-13
  • 第二章 别样青春:青春电影的主题风格13-28
  • 第一节 言说残酷青春映现迷失人生13-16
  • 一、表象:残酷凛冽的青春物语14-15
  • 二、本质:迷失人生的自省与忏悔15-16
  • 第二节 青涩、纯美的爱情16-18
  • 一、青涩懵懂的爱情萌芽16-17
  • 二、纯美哀婉的青春爱情17-18
  • 第三节 观照个体成长突显励志青春18-21
  • 一、个体的成长:矛盾与冲突的化解19
  • 二、励志的青春:实现和破灭的梦想19-21
  • 第四节 忆青春珍贵叹成长无奈21-24
  • 一、追忆:逝去时光的珍贵21-22
  • 二、埋葬:青春成长的无奈22-24
  • 第五节 “真实人物”的困惑与执着24-28
  • 一、困惑:自我身份的消解24-25
  • 二、执着:不甘平庸的反抗25-28
  • 第三章 光影流年:青春影像的叙事风格28-41
  • 第一节 恰切的叙事语言:温暖的青春记忆28-31
  • 一、光影造型的暖人画面28-29
  • 二、音乐语言的恰切表达29-30
  • 三、色彩影调的全新呈现30-31
  • 第二节 混合的叙事结构:过去与现实的交融31-34
  • 一、蒙太奇剪辑的叙事张力31-32
  • 二、倒叙与插叙的交叉安排32-34
  • 第三节 留白的叙事技巧:情感怀旧的集体记忆34-41
  • 一、时代符号的象征意义34-35
  • 二、历史性事件的想象怀旧35-36
  • 三、地理空间的巧妙安排36-41
  • 第四章 似梦青春:青春语境的意蕴风格41-51
  • 第一节 个体自我意识的反抗与认同41-42
  • 第二节 残酷青春“本真的缺席与迷失”42-44
  • 第三节 消费社会下的女性消费观44-46
  • 第四节 光影青春的话语表述46-49
  • 一、自我凝望:怀旧基调下的地域风情46-48
  • 二、他者表述:父辈形象的权利话语48-49
  • 三、大众视角:青春时代追忆的获得49
  • 第五节 “青春梦”“中国梦”的理想一代49-51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51-56
  • 第一节 研究结论51-53
  • 第二节 研究展望53-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60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60-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有珏;;贵在青春思考——解读日本青春电影[J];电影新作;2004年06期

2 郑静;;青春电影的成长道路[J];电影评介;2007年05期

3 刘帆;;小议都市青春电影中的标准语境[J];电影文学;2007年01期

4 沈小风;;略论青春电影的三种状态[J];电影文学;2007年15期

5 谢建华;;青春映像:中国青春电影的文化母题与创作趋向[J];当代电影;2010年04期

6 沈小风;;新世纪的台湾青春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李思灵;;青春电影对青少年意识形态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1年08期

8 赵杨;;浅谈泰国青春电影中的青春元素[J];大舞台;2011年08期

9 白鹏飞;;淡淡的故事,深深的感动——论泰国青春电影[J];电影评介;2011年10期

10 谢美;;泰国青春电影中的三代华人形象浅析[J];电影评介;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杨映像 贵阳星空影城职业影评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女性色彩浓厚的青春电影[N];中国电影报;2013年

2 楚卿;青春电影何以“架空”青春记忆[N];中国艺术报;2014年

3 谢其章;跨越时代的《青春电影》[N];光明日报;2005年

4 ;青春电影热映,青春文学能否回暖?[N];中国图书商报;2013年

5 罗云川;果然“青春电影梦”[N];中国文化报;2013年

6 赵亮;青春电影,不应止于暮色怀想[N];工人日报;2014年

7 何流;青春电影还能走多远[N];中国文化报;2014年

8 本报评论员 艾丹;走出小格局更需大气候[N];湖北日报;2013年

9 李贵宏 安徽省电影电视评论学会理事 学术副主任;《同桌的你》:青春作伴好还乡[N];中国电影报;2014年

10 记者 甘文瑾;《乐火男孩》关注80后创业[N];中国电影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祖欣;台湾青春电影,,从“政治”到“性/别”政治[D];南京大学;2012年

2 张文明;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审美流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刘子琪;论新时期两岸三地青春电影[D];山西大学;2013年

4 曹乐;泰国校园青春电影的接受美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雪雪;90年代以来的大陆青春电影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6 孙晓凤;论当代国产青春电影的现状、困顿及对策[D];河北大学;2014年

7 申素样;新世纪以来中国青春电影中的怀旧现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郝东桥;新世纪国产青春电影中的青年形象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5年

9 陈曦;80年代以后内地青春电影的空间演变[D];西南大学;2015年

10 袁娜;2000年以来台湾青春电影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24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824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3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