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到中国:佛教造像的艺术之路
本文选题:佛教造像 + 造像艺术 ; 参考:《世界宗教文化》2001年02期
[Abstract]:......
【分类号】:J3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慧;;佛像起源与弥勒造像起源探讨[J];美术大观;2011年08期
2 李沫;李妍;;浅谈魏晋南北朝佛教造像中的玄学之风[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李永康;;古代于阗佛教雕塑艺术[J];雕塑;2011年04期
4 王镛;;诸神之灵:印度古代青铜造像[J];艺术·生活;2003年04期
5 阿罗·仁青杰博;;藏传佛教密宗佛像的一般特征[J];群文天地;2011年13期
6 牛学国;;在印度购物[J];中外文摘;2011年16期
7 王玉;;重庆地区元明清佛教摩崖龛像[J];考古学报;2011年03期
8 张荣国;;青州北朝佛教造像风格的“混流”[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钱正坤;;中国佛教雕塑溯源[J];艺术·生活;2000年06期
10 宣佳宁;;3000元30天,我的印度穷游记[J];风景名胜;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怀清;;巍山(山龙)(山于)图山南诏寺庙遗址出土释迦、多宝佛教造像的初步研究[A];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何志国;;汉晋佛像研究综述及展望[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蔡伟堂;;佛教造像——敦煌佛教造像的君权意识[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金申;;关于释迦的苦行像[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征;;库木吐拉GK20窟和北凉北魏早期佛教造像的比较[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何志国;;论早期佛像在长江流域的传播[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茅子芳;;如何加强对宗教文物的保护[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8 张秀明;;海外印度移民及印度政府的侨民政策——兼与中国侨务政策的比较[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孙秉明;宫德杰;;沂山明道专佛教造像的发掘修复与保护[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达磨三谟陀罗;乌力吉图;;内济陀音二世传[A];蒙古史研究(第一辑)[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世长;从《河南佛教石刻造像》的出版 谈佛教造像资料的整理与研究[N];中国文物报;2010年
2 杨春;“妙音天籁”佛像专场落槌[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记者 舒晋瑜;《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为中华文化增辉[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范达明;挖掘一口深井[N];美术报;2010年
5 金柏东;宋代温州文化艺术的繁荣[N];温州日报;2010年
6 记者 屈菡;“汉藏交融”——99尊金铜佛像的见证[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记者 张芹 通讯员 王静;市博物馆将办佛教造像展[N];连云港日报;2008年
8 孙姗姗;佛像收藏方兴未艾[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李楠;张庆与他的佛像收藏[N];山西日报;2002年
10 北京首都博物馆研究员 黄春和;汉传佛像的文化特色[N];人民政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正晓;中国内地早期佛教造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刘京涛;蒙原佛教造像变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费泳;七世纪前汉地佛像服饰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4 赵兴刚;独立后印度与中东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5 释永仁(Rev, Kanattegoda Saddharatana Thero);佛陀的教学方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吴瑕;俄罗斯与印度关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赵恒;印度核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吴荭;北周石窟造像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9 李森;龙兴寺历史与窖藏佛教造像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范鸿武;云冈石窟建筑与佛教雕塑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华;论唐代佛教造像的丰腴化[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2 李晓云;论笈多美术对南北朝后期与隋代佛教造像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3 王丽娜;印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文丰;印度大国战略评析[D];新疆大学;2003年
5 赵璐;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动因分析[D];四川大学;2003年
6 雪娟;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印度城市化[D];西北大学;2004年
7 游祥飞;国外藏人近况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胡波;试论殖民地印度孟买地区工人运动的特点[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坤;印度独立初期艾德礼政府对印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侯艳;印度竞争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45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745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