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梵像卷》第93页千手千眼观世音图像再考

发布时间:2017-09-12 17:48

  本文关键词:《梵像卷》第93页千手千眼观世音图像再考


  更多相关文章: 千手千眼观音 瑜伽焰口施食 瑜伽观想 甘露手 大理国写经卷


【摘要】:《梵像卷》第93页为一尊千手千眼观音立像,其图像特别之处是发髻上的顶上化佛手为单手,并非通常情况下的双手托举阿弥陀佛。不过造像从整体上讲是符合经轨的,正大手数仍为4 2手。之所以如此,其一因为中晚唐以后千手千眼观音造像开始出现地方化的倾向,画工并不完全拘泥于经轨,相反会在遵循经轨的基础上对造像做出某种布局调整。此页千手千眼观音像也受到这一现象的影响;其二因为唐宋之际,经忏信仰兴起,其中瑜伽焰口施食法和瑜伽观想的密教修行法盛行,从大理国写经卷中可以看出二者影响到了大理国的宗教信仰,由此衍生出的"甘露手"和"五智"相对应的"五莲华轮"是对此页图像较为直接的影响。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千手千眼观音 瑜伽焰口施食 瑜伽观想 甘露手 大理国写经卷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一、图像辨识最早从图像学上对《梵像卷》①中的此页千手千眼观音(图1)进行辨识的是章嘉国师,他认为是48臂千手千眼观音;而最早对此图各手势进行了具体辨识的是嘉平博士。②其论文罗列出了除顶上化佛手之外的四十只正大手。作者经过再次仔细辨认,确认虽然此尊千手千眼观音像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冯军;;从冥游、梦幻、放生看《聊斋志异》中发迹变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冯军;;刍议蒲松龄笔下放生现象的文化内涵[J];兰州学刊;2009年11期

3 吴伟;;白沙宋墓“金井”辨正[J];四川文物;2012年02期

4 王维;;从“汤沈之争”看汤显祖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冯军;;中国“放生”习俗渊源简论[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红;《切韵指掌图》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维;“心”与“声”的解读[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3 田冬梅;明代世情小说中的僧尼形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董德光;戏曲表演程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温晓敏;佛教与晚明传奇[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一名;佛教图形语境启示[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3 陈思;《金瓶梅》与佛教[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融;三释“马郎妇”——鲁迅《教授杂咏》第二首典故再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周绍良;;明代皇帝、贵妃、公主印施的几本佛经[J];文物;1987年08期

3 川禾;“渡海观音”飘然下凡——访北京珐琅厂总工艺师李新民[J];佛教文化;1992年04期

4 杨在钧;巍巍铁经幢[J];佛教文化;1995年02期

5 欧阳健;从《观世音应验记》到《西游记》──从一个方面看神怪小说与宗教的关系[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6 郭绍林;治学求新 贵在有我[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7 ;APPLICATION OF FUZZY LANGUAGE IN TRANSLATION[J];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2004年03期

8 杨燕;;管窥中国的观世音信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叶柄;;四扇屏[J];六盘山;2008年04期

10 ;屏南:踩桥过端午[J];中华文化画报;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开龙;;观音传说:世界和谐文化的瑰宝[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2 西田龙雄;刘红军;;西夏语佛典目录编纂诸问题[A];西夏学(第四辑)[C];2009年

3 石奕龙;李文睿;;宁化石壁村客家俗民的世俗化宗教信仰[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4 邹云起;;回忆一张《自由花》报纸[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四)[C];2005年

5 干松长;;观音文化与普陀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6 李安纲;;《西游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载体[A];首届《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7 李安纲;;《西游记》与佛教文化[A];第二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张承宗;;东晋南朝尼姑事迹考[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李翎;;“引路菩萨”与“莲花手”——汉藏持莲花观音像比较[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姚琮;;白米区开辟工作前后[A];联抗战友忆联抗[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芳;走近西园寺“观世音心理疏导热线”[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魏冬 西藏民族学院;藏民族观世音化身说的历史由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任国征;是“观世音”还是“观音”?[N];中华读书报;2010年

4 王艳君 朱立欣;大型神话皮影剧《观世音传奇》在京演出引起轰动[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甘文瑾 实习记者 何晓诗;《心中观世音》:佛教文化为促进和谐社会服务[N];中国电影报;2007年

6 杨超杰;龙门馆藏佛塔与《观世音十愿经》[N];中国文物报;2004年

7 白正梅;说不尽的观音信仰[N];中国民族报;2004年

8 张楠;云南观音文化与佛教歌舞艺术[N];云南经济日报;2005年

9 记者 普多吉 叶辉;十一世班禅在扎寺举行灌顶仪式[N];西藏日报;2005年

10 伍珊珊;千手观音的美丽传说[N];中国民族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惠卿;佛经文学与六朝小说母题[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党燕妮;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间佛教信仰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王璞;藏族史学思想论纲[D];云南大学;2002年

4 张元林;北朝——隋时期敦煌法华艺术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朴城军;南诏大理国观音造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6 袁瑾;汉传佛教瑜伽焰口与全真道教铁罐施食仪式音乐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7 白文;关中唐代佛教造像的图像志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8 刘亚丁;灵验记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郭征宇;昙鸾净土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植屹;观世音菩萨服饰汉化个案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08年

2 刘微;论魏晋南北朝时期观音信仰的特征及其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崔峰;北周民众佛教信仰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张雯;山东地区北朝晚期菩萨造像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阮丽;隋代佛像的分类与造型[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徐哲超;六朝观音应验故事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刘真;吐蕃占领时期敦煌观音信仰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蓝慧龄;华严三大士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宁珍;明清神魔小说中的观音形象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更求多杰;玉树嘉那嘛呢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38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838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5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