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下华严寺菩萨彩塑艺术
本文关键词:论下华严寺菩萨彩塑艺术
【摘要】: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区内西南隅的华严寺,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华严宗的重要寺院之一,也是我国辽代现存的两座最大的木结构佛殿的所在地之一。在华严寺下寺的薄伽教藏殿内,存有31尊古代彩塑。其中,除去2尊小坐佛为后世补塑外,其余皆为辽代原作。本文将在运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其中的菩萨造像,展开实地调查研究,并在查阅古今相关文献,以及运用考古类型学、艺术图像学、美术学理论的前提下,以求在追索菩萨造像的历史发展脉络中,索求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菩萨造像的艺术特点和在中国雕塑史中的地位。全文共分四部分: 一、下华寺薄伽教藏殿菩萨考察记录: 二、诸菩萨的宗教含义及其下华严寺菩萨造型艺术 三、与不同历史时期菩萨彩塑艺术之比较 四、下华严寺菩萨彩塑艺术的特点及其价值 通过以上四部分的分析论述,可知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的菩萨形象是在继承前代菩萨造像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对后世的主要包括山西在内的菩萨造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下华严寺彩塑是辽代菩萨艺术中的代表,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菩萨 彩塑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879.4;J309.2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菩萨考察记录11-15
- 1.1 华严寺现状11
- 1.2 下华寺菩萨考察记录11-15
- 第二章 菩萨的宗教含义及下华严寺菩萨的造型艺术15-20
- 2.1 诸菩萨的宗教含义15-19
- 2.2 下华严寺菩萨的造型艺术19-20
- 2.2.1 四大菩萨19
- 2.2.2 十方菩萨19
- 2.2.3 供养菩萨19-20
- 第三章 下华严寺菩萨与其他菩萨之比较20-40
- 3.1 下华寺菩萨与不同时代菩萨之比较20-37
- 3.1.1 北魏时期的菩萨21-23
- 3.1.2 西魏时期的菩萨23-24
- 3.1.3 北周时期的菩萨24-25
- 3.1.4 隋朝时期的菩萨25-26
- 3.1.5 唐朝时期的菩萨26-29
- 3.1.6 五代时期的菩萨29
- 3.1.7 宋朝时期的菩萨29-37
- 3.2 下华寺菩萨与同时代菩萨之比较37-39
- 3.2.1 与奉国寺菩萨之比较37-38
- 3.2.2 与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菩萨之比较38-39
- 3.3 下华寺菩萨与相近年代菩萨之比较39-40
- 3.3.1 与善化寺菩萨之比较39-40
- 第四章 下华严寺彩塑的艺术特点及其价值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4
- 附录44-58
- 致谢58-59
- 发表文章目录59-60
- 承诺书6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佳云;;罗衣何飘飘——试析《玉台新咏》中的女性服装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2 程思;;从中国服装演变看女性地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3 陈光;;论摩门教的起源和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4 勒毛;;论藏族戏剧之起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5 张强;;佛学研究中的“宗教”与“哲学”——以《肇论》为例[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6 包乌云;;敦煌石窟蒙古文题记的佛教文化特色[J];北方语言论丛;2011年00期
7 桓占伟;;佛教旅游文化内涵的认识误区与正确解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7期
8 牛荣晋;;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研究综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8期
9 海丽其汗·卡德尔;;吐鲁番迪坎尔麻扎[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10 郑春颖;;长川一号壁画中所见高句丽服饰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9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新民;高原;;岐黄文化与庆阳远古文明[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永生;王维;;岐黄文化在庆阳的传承与发展[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何志国;;汉晋佛像研究综述及展望[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铁山;;莫高窟北区B128窟出土回鹘文《慈悲道场忏法》残叶研究[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朱威烈;;伊斯兰文明与世界[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6 唐晓峰;;基督教在华传播应向佛教学些什么?——从谢扶雅的相关理论谈起[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7 王彤江;;隋唐五代诸家气法的理论基础初探[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8 伊宝;;诸神之位——山西水陆寺观壁画的图像式样田野考察研究[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云涛;;从戒台寺石刻看其宗教的历史地位与传承[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10 杨芳;李莉婷;;当代中国人对传统青、蓝色彩的心理认知与情感价值回归[A];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海峡两岸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本文编号:839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839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