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形象塑造的公共空间导识系统设计初探
发布时间:2017-09-12 22:36
本文关键词:基于城市形象塑造的公共空间导识系统设计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空间 导向 导识系统 城市形象 城市特色
【摘要】: 人类积聚在城市里生活,每天都在感受城市。城市本身也是人们能感受、接触和观察到的城市形象要素的表现体系。通过城市形象内部各子系统间的整合,可以形成城市特色,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通过信息标识系统在方便人们体验城市生活的同时展示城市特色的地域文化、风俗人情和时代风貌。 现代城市的多元化、快节奏使得信息流纷繁复杂,城市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助于提高环境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城市公共空间导识系统,作为导向识别的媒介,为提高人们生活的方便和信息的传达而服务。本文主要研究的即是基于以上两方面融合的视觉传达体系,即基于城市形象塑造的公共空间导识系统。 文章从城市公共空间导识系统的概念入手,理清其与城市形象的关系,探索基于城市形象塑造的公共空间导识系统设计原则和方法及其实例应用。笔者长期保持对山地城市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的关注,文章还特别针对山地城市形象塑造对导识系统的特殊要求,通过调查与分析探讨了山地城市公共空间导识系统设计的有关方法。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框架。 第二部分是论文的基础理论部分,由第二章和第三章组成。包括对公共空间导识系统概念的定义、类型的分析,并引入城市形象设计的概念。探讨二者的关系。 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方法探索和实例分析部分,通过对广州具体设计实例的分析,总结出导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论。并以重庆洪崖洞民俗风貌区行人导识系统的调研,探索具有重庆“山城”特色的导识系统设计方法。同时提出对人性化通用设计的关注。 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结语,基于理论和实例研究对未来导识系统发展的积极展望。
【关键词】:公共空间 导向 导识系统 城市形象 城市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31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1
- 1 绪论11-17
- 1.1 研究概述11-13
- 1.1.1 选题背景11-13
- 1.1.2 研究的意义13
- 1.2 研究方法13-14
- 1.2.1 调查研究13
- 1.2.2 比较分析13
- 1.2.3 实证研究13-14
- 1.3 主要内容与论文框架14-17
- 1.3.1 主要内容及理论构架14
- 1.3.2 论文框架14-17
- 2 城市公共空间导识系统设计研究17-35
- 2.1 城市起源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界定17-18
- 2.1.1 城市的起源17
- 2.1.2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17-18
- 2.2 城市公共空间导识系统研究18-27
- 2.2.1 导向标识的历史演进过程18-19
- 2.2.2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导识系统的定义及重要性19-23
- 2.2.3 公共空间导识系统分布环境的多样性23-24
- 2.2.4 公共空间导识系统的功能类型24-27
- 2.2.5 公共空间导识系统规划要素及原则27
- 2.3 公共空间导识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及实例分析27-35
- 2.3.1 城市形象设计的角度 属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应用要素27-28
- 2.3.2 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 属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28-29
- 2.3.3 国外城市公共空间导识系统实例分析 日本福冈地铁3 号线29-35
- 3 城市形象塑造与公共空间导识系统设计的关系35-49
- 3.1 城市形象设计概述35-40
- 3.1.1 城市形象概念的起源、涵义35-36
- 3.1.2 城市形象设计36-40
- 3.1.3 在城市设计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40
- 3.2 公共空间导识系统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作用40-43
- 3.2.1 城市形象综合评价标准41-42
- 3.2.2 公共空间导识系统与城市形象的关系42-43
- 3.3 城市形象设计CIS 理论构建导识系统的框架设计43-49
- 3.3.1 CIS 相关概念43-44
- 3.3.2 导识系统的形象定位与概念抽取44
- 3.3.3 导识系统设计的城市形象象征44-47
- 3.3.4 导识系统设计的信息表达方法47-49
- 4 基于城市形象塑造的公共空间导识系统设计探析49-71
- 4.1 设计原则49-55
- 4.1.1 人性化的动态的设计原则——功能性49-52
- 4.1.2 与城市环境城市形象的统一——整体性52-53
- 4.1.3 尊重、继承和保护城市的历史文脉——文化性53
- 4.1.4 突出地方特色原则——地域性53-54
- 4.1.5 系统性、规范化原则54-55
- 4.2 城市公共空间导识系统设计方法探索55-63
- 4.2.1 城市公共空间导识系统的功能定位55-56
- 4.2.2 城市公共空间导识系统设计要素研究56-62
- 4.2.3 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导识系统设计过程62-63
- 4.3 广州市行人指示标识系统(试点区域)设计解析63-71
- 4.3.1 设计概况63-65
- 4.3.2 使用调查65-67
- 4.3.3 评价及建议67-71
- 5 导识系统设计与山地城市形象特色的塑造71-85
- 5.1 重庆“山城“特色的导识系统现状71-76
- 5.1.1 重庆“山城”城市特色与公共空间导识系统71-72
- 5.1.2 体现重庆“山城”特色的导识系统调查分析 以洪崖洞传统民俗风貌区导识系统设计为例72-76
- 5.2 基于现状的几点思考76-85
- 5.2.1 把握山地城市导识系统设计特殊性76-80
- 5.2.2 山地城市导识系统中的关怀设计 无障碍及通用设计80-85
- 6 结语85-87
- 致谢87-89
- 参考文献89-91
- 附录9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白雪;李汶柏;;城市导向系统的意象性与形象性研究[J];大众文艺;2011年18期
2 钟蕾;李丽君;;城市广场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理念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2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刚;教育寓意性陶瓷导示形象设计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2 白雪;基于城市意象的导向系统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3 崔栋;基于城市形象设计的公共环境标识系统构建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0年
4 牟静;城市公共空间的信息导向系统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5 熊定;火车站信息导识系统差异性设计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39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839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