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中国动漫亚文化视角下的“民工漫”探析

发布时间:2017-10-23 18:14

  本文关键词:中国动漫亚文化视角下的“民工漫”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民工漫 动漫亚文化群 文化产业


【摘要】:面临社会转型带来的焦虑和消费文化的影响,我国动漫亚文化群体不再激烈地对抗主流文化,而是在网络、游戏和动漫中,找到身份认同,体验情感交流和主宰生活的快感。"民工漫"是当代动漫亚文化群体在ACG文化传播演化过程中的心理缩影,也是他国内容产业王牌产品在本土的重要市场反馈。"民工漫"的传播,突破了动漫文化固有的边缘化屏障,起到了促进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学习、启发的效应,有助于培养我国动漫产业的受众,推进动漫融入主流流行文化,也有利于促使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成熟壮大。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视觉艺术系;
【关键词】民工漫 动漫亚文化群 文化产业
【基金】: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科研项目(WJKY201514)
【分类号】:G124
【正文快照】: 伴随着网络高科技的发展,我国青少年一代与国际潮流渐趋同步,面临社会转型的挑战和消费文化的影响,他们之中相当一部分人对传统文艺和大众审美文化感到腻味和逆反,转而投身于集电影文学和绘画艺术为一体的动漫文化空间,以求在同道的分享交流中,逃离现实,找到身份认同和主宰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素兰;;论词汇“民工”的认知理据性[J];传承;2012年11期

2 黎海滨;吴量;王有宏;;优秀漫画作品产业链开发模式[J];新闻前哨;2012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刚;;词的理据性和词汇习得的策略性探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3期

2 萧知纬,尹鸿,何美;好莱坞在中国:1897—1950年[J];当代电影;2005年06期

3 multivac;;2011好莱坞漫画电影展望 灵感告急 漫画救场[J];电影世界;2011年01期

4 沈克宁;;重温类型学[J];建筑师;2006年06期

5 张亮;日本动漫产业启示录[J];南风窗;2003年04期

6 杨光;;以《ONE PIECE》为例探讨日本动漫形象传播及对我国动漫产业启示[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05期

7 桂诗春;认知和语言[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年03期

8 吴世雄,陈维振;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04期

9 陈强;腾莺莺;;日本动漫在中国大陆传播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吴世雄,纪玉华;原型语义学:从家族相似性到理想化认知模式[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涂桂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和玉,郭磊;青年流行语的探讨[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Z1期

2 黄晓武;;马克思主义与早期的文化研究[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4年00期

3 姜楠;;文化研究与亚文化[J];求索;2006年03期

4 钟一彪;;后现代消费:青少年娱乐亚文化及其发生[J];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01期

5 刘艳;彭絮;;亚文化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J];情报科学;2007年10期

6 田旭;;价值观的沦丧抑或是社会文化的缺失——当“耽美”成为一种亚文化的流行指标[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7 李保平;;西方社会群体边缘化的亚文化机制[J];文化学刊;2009年04期

8 邹威华;刘波;;斯图亚特·霍尔的“亚文化”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朱力;抑制社会转型中的不良亚文化[J];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02期

10 刘维贵;;大学生校园亚文化发展建设研究[J];青春岁月;2013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诗嘉;;犯罪的亚文化视野[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郭子贤;;黑社会(性质)组织亚文化形成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潘杭湖;;公职群体亚文化的形成机制与规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周山东;;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亚文化特征分析——基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视角[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王先文;;“城中村”的亚文化性探讨[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孙红刚;李晓文;;青少年打斗行为形成与平息机制及其亚文化特点比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洁;徐锡五;;司法亚文化的负向功能[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8 蔡骐;;大众传播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A];新闻学论集(第23辑)[C];2009年

9 王洁;;司法亚文化的犯罪学思考——兼析佘祥林案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童戈;;我看同性恋、防艾与文化[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北省建始县教育局 王国强;校园“亚文化”现象当引起重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马中红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亚文化,在商业围城中起舞[N];东方早报;2011年

4 黄瑞玲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当代西方亚文化的研究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中国著名时尚产业经济研究专家 李凯洛;都市亚文化与服装流行[N];中国纺织报;2009年

6 主持 陈霖;文化创意产业:从亚文化中吸取什么?[N];苏州日报;2011年

7 张枫逸;对“腐败亚文化”,必须零容忍[N];光明日报;2012年

8 张枫逸;贪官自辩直击“腐败亚文化”[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

9 陈霖 马中红;亚文化: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N];南方周末;2011年

10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远雷;亚文化的逆袭[N];中国经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靖;当代大学生亚文化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子炫;转型期中国政治亚文化与政治稳定的关联性探析[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曹海琴;论亚文化对犯罪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4 陈殿林;不良亚文化对法治建设的影响与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5 王福林;少年暴力与暴力亚文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刘光英;当代中国政治亚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伏斐;论作为亚文化的网络语言[D];西南大学;2008年

8 王晓艳;当代中国“80后”亚文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吕晋红;论美国嬉皮士亚文化[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孟艳军;高校亚文化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84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1084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d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