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长直女主视角的动漫_多视角解析动漫文化的功能
本文关键词:多视角解析动漫文化的功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论文发表 > 多视角解析动漫文化的功能
多视角解析动漫文化的功能
发布日期: 2012-06-09 发布:
2012年第14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动漫文化已成为视觉时代的重要文化形态之一,它是科技、艺术、思想的高度融合,涉及到诸多学科的内容,所传达的信息十分丰富。因此可以运用哲学、心理学、文化研究等理论从不同视角解读动漫文化的诸项功能。特别是对处于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动漫,更应当深刻理解其功能,把握其规律,做好文化产业的领跑者。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动漫文化 文化研究 视觉文化
作为指导我国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作为文化产业的领跑者,动漫无疑将会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要支柱。从世界范围来看,动漫文化正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席卷各个领域,影响着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营造了独特的动漫“空气时代”。
动漫文化是指视觉消费时代以动漫形象为基础、以现代传媒为支撑的大众文化。①它的内涵有三:其一,它是以动漫形象为基础;其二,它是一种消费性的大众文化;其三,动漫文化以现代传媒为支撑。作为人们观察、思考和反映现实的一种特别方式,动漫文化的核心是动漫精神,即创造快乐同时又传达着某种价值观念。与任何一种文化一样,动漫文化的功能是其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动漫文化涉及到哲学、伦理学、艺术学、心理学、符号学、图像学、社会学、美学、经济学、政治学等诸多内容,因此解读动漫文化的功能也应当从不同视角出发。
从哲学的视角解析动漫文化的艺术功能
美学角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拓展、技术进步与娱乐需求的推动下,审美观念从精英性转向世俗性,感性化、多元化、生活化的审美观念被催生。这种审美观念的转向,具体表现在由传统的、强调审美活动追求无功利,既不以满足人的实际要求为目的,也不以满足人的欲望本能为归宿的“唯审美”观念,迅速被“泛审美”的“审美文化”话题取代。②人们越来越正视“审美是日常生活本身的组成部分”这一事实,更加渴望美在生活、实用、通俗和商业的基础上都能展现自身。一方面,以往的纯审美被泛化到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日常生活体验成为审美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日常文化生活也趋向于审美化,有意无意地将审美作为自己的标准,泛审美倾向尤其明显。③
动漫的触角如今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往被轻视的“小儿科”动漫,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科研、广告、标语、教学甚至是政策宣传中,具有广泛性、娱乐性、商业性特征的动漫登上了大雅之堂,社会大众对于动漫的热情也日益高涨,汹涌的动漫热潮正是泛审美倾向的佐证。
动漫的美学追求是动漫作品及其衍生品的内在要求。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动漫糅合了美术、电视、电影、文学、音乐、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华,将之纳入审美的范围,从美学的角度展示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反映人类的精神。虚拟性的动漫制造了震慑人心的视觉画面,美感洋溢,满足了人的幻想欲望,其静态美、动态美、形式美、意境美等都展现了美学特征,其美学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动漫美学。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④动漫文化中所包含的美学思想是人类生活经验的结晶,凝结着人类的美学思想和价值倾向,是符合人的审美需求的。
符号学角度。符号学家、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创造与运用符号是人的基本特征,整个文化都是人类符合活动的结果,各种文化现象都是运用符号形式表示出来的人类经验。语言学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雅各布森曾明确提出:“人类社会中最社会化、最丰富和最贴切的符号系统显然以视觉和听觉为基础。”动漫正是这样一套视听语言符号系统,动漫作品主要由包括形象符号、道具符号、动作符号在内的视觉符号和包括语言符号、声音符号在内的听觉符号构成。此外,动漫还拥有特殊的触觉符号。动漫衍生品如文具、玩具以及主题公园、cosplay秀等,即是触觉符号的典型运用。
动漫文化是理念和意识的体现,其所折射出来的精神和要义会对受众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行为方式造成影响,是表达观点、传递理念的重要途径。受众正是通过各种符号来达到对动漫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从心理学的视角解析动漫文化的娱乐功能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物质需要基本得到满足,越来越重视对精神需要的满足。现代社会是快节奏的,人们往往面临难以排遣的压抑感和种种心理压力,动漫具有幻想性和超现实感,个性鲜明的形象、绚丽清新的画面、幽默夸张的语言、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能够让受众在亲切感中缓解因激烈竞争和生活压力而导致的焦虑情绪,愉悦身心,找到认同感和成就感,同时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会的情感体验,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动漫文化所创建的是一种生活形态,一种与受众自我认知结构和自我价值取向相协调的生活方式。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动漫的受众越来越广泛,已经进入“全龄动漫”的时代,但是,由于个体道德情感发展的阶段性和生活的现实性,动漫文化的主要受众还是处于成长期的少年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强调儿童的道德发展与其年龄及认知结构的变化有很大关系,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道德判断同逻辑思维能力有关,同时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有着巨大的刺激作用。无所不在的动漫文化对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感觉能力和审美能力形成强有力的刺激,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少年儿童的个性形成、道德发展。动画片中主人公的正义、勇敢、智慧的行为得到了动画片中各方面肯定的同时也得到了现实生活中儿童父母的认可,这无疑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儿童的认知,从而影响了其行为及道德品格的形成。
从经济学的视角解析动漫文化的经济功能
如前所述,现代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人们需要借助娱乐产业来舒缓心理压力,享受生活乐趣,满足精神愉悦的需求,而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或欲望。动漫的本质是以多样灵活的形式给受众带来身心联动的体验,使受众获得满足感,因此,充满娱乐因素的动漫拥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在此基础上依靠独特的发展路径,不断扩展衍生品领域,形成了包括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由此可见,作为娱乐经济时代的核心的动漫产业已形成完整且高效的产业链,不断向大众提供具有娱乐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创造着巨大的财富,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从传播学的视角解析动漫文化的娱乐及文化传承功能
动漫文化是以动漫形象为核心的视觉文化,与传播媒介有着共生的关系。动漫文化的传播不仅包括以纸质平面媒介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漫画,也涵盖了以电子传播媒介为主要途径的动画、游戏,可以起到同时延伸视觉、听觉乃至触觉能力的作用,因此,动漫具有其他文化传播载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新媒体涌现,媒体的发展拓宽了动漫文化的传播范围,丰富了动漫文化的传播形式,也推动着动漫文化内容的不断创新。
作为流行文化的翘楚,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动漫文化呈现出“娱乐性”与“通俗性”的大众文化特征,所传递的信息很容易被受众理解和接受,正因如此,动漫逐渐成为受众广泛的文化形式。任何一种文化产品都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形态和价值取向,并且体现着不同的意识形态方式,动漫也不例外。作为一种生命力旺盛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传播形式,动漫承载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动漫中的视觉图像能够轻松地跨越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语言文字的障碍,,而且这种图像往往承载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在动漫传播过程中,这种以娱乐为目的的视觉图像能够影响受众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和价值判断,并能使传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体系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接受国,使受众产生文化认同,甚至影响到国家形象的建构。
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解析动漫文化的娱乐及经济功能
这里的“文化研究”并不是指宽泛地“对文化的研究”,它具有特定含义,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英国形成的知识传统,以1964年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为起点,始终关注各种文化现象中的权力实践,强调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汲取多方面的思想和理论资源,确立了所谓的英国文化研究学派。除了对文化研究领域进行理论探讨,英国文化研究学派还做了大量的文本分析和经验研究,对诸多西方社会的文化现象进行多方位的描述、阐释和批判,在大众文化、视觉研究、女性研究等领域的研究都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而后该学派理论在世界范围内扩散,辐射范围越来越广。至今,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知识领域,甚至被认为已进入了西方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中心。⑤
大众文化的视角。大众文化始终是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打破了高雅与粗俗文化之分的局限性,突破了被动受众的内涵,注重从政治制度和思想意识角度来考察和分析大众文化,承认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承认意识形态对媒介文化的压制,但更加关注受众对媒介文化的能动解读,肯定了大众文化的创造性、启蒙性功能以及受众在文化活动中的积极能动性。
通过媒介、图像等方式形成的大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日常生活、社会观念、道德观念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众文化形态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鲜明的信息性、科技性、商业性和产业性,具有强烈的实用功利价值和娱乐消遣功能,具有批量复制和拷贝的创作生产方式,具有快速、直观、应时、随意的创作特点,具有主体参与、感官刺激、精神快餐和文化消费的都市化、市民化、泛社会化的审美追求。⑥动漫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大众化、社会型的文化形态,从其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受众中均可以体现出与大众性的天然契合。它具有商业性、娱乐性、虚拟性、世俗性的特征,同样具有强烈的实用功利价值和娱乐消遣功能,具有主体参与、感官刺激、泛社会化的追求。作为文化商品,能为大众提供娱乐消遣、缓解压力的功能及满足审美需要。
视觉文化的视角。视觉文化研究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分支和理论。加拿大著名的传媒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如果说17世纪从一种视觉和造型的文化退入一种抽象的文字文化的话,今天我们就可以说,我们似乎正在从一种抽象的书籍文化进入一种高度感性、造型和画像似的文化,即视觉文化。”⑦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电视、电影、报纸、杂志、互联网等为代表的大众媒体所制造的各种各样的视觉符号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视觉文化”时代终于来临,其综合了文学、音乐、美术、雕塑、舞蹈、建筑、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力,渗透到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语言方式、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在这个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动漫的商业性和娱乐性获得了极大的认可,己经成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视觉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视觉欲望本身得到尊重,娱乐消遣和审美体验成为文化产品的重要功能,而动漫文化正迎合了人们的文化心理追求。随着各种科技手段在动漫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动漫中的视觉奇观、美妙的听觉享受、以及身临其境的触觉感受,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视听欲望和心理需求。
结语
动漫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征服了全球,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地跨越了年龄、性别、种族、语言、地区的鸿沟,体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价值,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符号学、美学、经济学、心理学、传播学及文化研究的视角对动漫文化的功能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动漫文化具有娱乐消遣、经济价值、文化传承、艺术审美的功能,这其中以娱乐功能为核心,以经济功能为动力,艺术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为支撑。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1)》,2010年中国制作完成的原创电视动画片385部、动画影片16部,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但量的剧增并未带来质的飞跃,中国动漫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还远未达到动漫强国的水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因此,认真分析并把握动漫文化的功能,能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中国动漫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特别是对处于改革关键期的中国动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分别为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谭玲、殷俊:《动漫产业》,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②鲁晓鹏:《文化·镜像·诗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页。
③袁洁玲:《探源动画之魅》,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④段钢:《寻觅图像世界的密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1页。
⑤陶东风、和磊:《文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⑥艾斐:《时代精神与文学的价值导向》,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90页。
⑦[加]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59页。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多视角解析动漫文化的功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2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132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