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喜羊羊与灰太狼》热播后的冷思考

发布时间:2016-10-16 17:21

  本文关键词:中国动漫产业落后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西师范大学》 2010年

《喜羊羊与灰太狼》热播后的冷思考

杨刚  

【摘要】: 自2005年以来,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喜羊羊与灰太狼》长篇系列动漫影视作品在国内动漫市场上崭露头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动画作品逐渐占据了国内大多数电视台动漫频道的黄金时间,形成了一股热播高潮。许多省市级电视台如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甚至取消了传统电视剧、综艺节目安排,在节假日全天档及晚间黄金档轮番滚动播映,最高的时候《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收视率达到17.3%,大大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片。此外,2009年初该公司趁热推出的贺岁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更是创下了公映仅10多天就赚取8500多万元人民币的票房神话,而2010年再次推出的喜羊羊贺岁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更是一举突破一亿元人民币票房,在国产动画片领域创下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该片可谓在国产动漫市场上所向披靡,而其受到的前所未有的瞩目程度也标志着“喜羊羊”文化现象的最终形成。 那么,《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缘何能获取如此巨大成功?这对于长期萎靡不振的中国动漫产业而言,无疑是一道令人振奋的曙光。但是,在这巨大的光环背后,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思考,通过仔细梳理中国动画的前因后果,以及从艺术、传播、市场等方面综合分析,得出此部动画成功的原因,这也是本论文的基本研究目的。笔者尝试着在分析这部动画成功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让《喜羊羊与灰太狼》与国际上优秀的动画作品及创作理念相比较,得出《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之后的探索方向以及国产动画的发展之路。 论文的开始首先从宏观的中国动画发展历史出发,阐述了中国动画经历过的“摸索成才期”,“西风东渐期”,“中国学派期”,“改革开放期”等几个主要时期,并对经典作品给予了中肯的评价。然后重点阐述了新形势下的中国动画改革,并尝试性地提出“新动画”这一概念,在“新动画”烘托之下,新时期的经典作品将渐渐浮出水面。历史的车轮走过“千禧年”之后,中国动画走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的一飞冲天符合了中国动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说明了我国的“新动画”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论文的中间部分重点分析了《喜羊羊与灰太狼》成功背后的原因。这一部分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从图形艺术、叙事艺术、创作理念、传播功能、市场营销等方面,对这部动画作品进行详尽深入的分析及探讨,以期完整地梳理出一部动画成功背后的种种原因,为以后的国产动画创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论文的最后是通过对《喜羊羊与灰太狼》分析之后的深入思考,尝试着找寻未来中国动画发展之路,具有探索性与前瞻性。并提出了动画技术与动画人文孰轻孰重,“老少皆宜”与“寓教于乐”间的对立亟需解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组,以及迪斯尼模式对于中国动画的启示等等新见解。 通过对《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新时期下成功的中国动画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从而探索一条中国动画崛起之路,是本论文最终的研究目的。写作中力求详尽与客观,期望能一定程度令未来中国动漫艺术发展从中汲取些许裨益。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95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3
  • 第1章 新长征路上的中国动画13-21
  • 一、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退隐幕后的中国动画13-15
  • 二、春风借我力——国产新动画呼之欲出15-19
  • 三、《喜羊羊与灰太狼》之一飞冲天19-21
  • 第2章 国产动画新的曙光——《喜羊羊与灰太狼》成功背后的原因分析21-40
  • 一、图形艺术领域的进步21-27
  • (一) 简洁鲜明、富有时代特征的角色设计21-22
  • (二) 现代时尚的颜色搭配22-23
  • (三) 二维与三维相结合的画面设计23-25
  • (四) 魔幻思维的造型艺术25-26
  • (五) 丰富的电影镜头语言26-27
  • 二、天马行空的叙事艺术27-30
  • (一) “旧瓶”也能装“新酒”27-28
  • (二) 叙事手法的“符号化”与“游戏化”28-30
  • 三、与时代同步的创作理念30-34
  • (一) 突破传统,关注现代题材30-31
  • (二) 发挥灵感创意,开拓想象空间31-32
  • (三) 从“脸谱化”到“个性化”32-33
  • (四) 从“儿童专利”到“老少皆宜”33-34
  • 四、多元革新的传播功能34-36
  • (一) 突破狭隘说教,受众参与传播34-35
  • (二) 传播目的的成功——“喜羊羊”成为传播符号35-36
  • 五、政府扶持与市场策略的成功36-40
  • (一) 政府扶持,,十年磨一剑36-37
  • (二) 传媒联动,整合营销37-39
  • (三) 动漫一代与日益成熟的多元传播平台39-40
  • 第3章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后国产动画的探索40-46
  • 一、“老少皆宜”与“寓教于乐”的对立40-42
  • 二、对传统文化的结构和重组42-44
  • 三、利用品牌的成功实现向传播平台为核心的转型44-46
  • 结语:展望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目录49-50
  • 致谢50-5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蕴喆;3-6岁幼儿对《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角色认同的调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清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动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李彬;;动画电影的新学院派运动 访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王海智;;浅析国产动画发展之路——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J];当代电视;2009年04期

    4 李剑平;他山之石——日本动画片带给我们的思考[J];电视研究;2000年09期

    5 钱有珏;“千寻”动画 寻它千百回[J];电影;2002年07期

    6 陈剑雨;中国动画的改革之路[J];电影通讯;1999年02期

    7 王建;用经营的理念看国产动画片生产创作[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12期

    8 杜友君;谷雨;;国内动画的受众培养策略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曹迪;;动画造型艺术的魔幻思维[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赵宝巾;李蕊;;从《喜羊羊与灰太狼》看国内动画产业的发展[J];青年记者;2009年1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郑迪;[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汝军;中国动漫产业落后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D];四川大学;2005年

    2 朱可;论“中国学派”动画电影[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段小聪;从《火影忍者》看日本卡通片对传统文化的结构和重组[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佘志成;;图书馆建筑的实用性与审美思想[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2 李颖;王洪波;;关于音乐与哲学关系的思考──从中西乐论看二者本质的同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1期

    3 赖晓君;;“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浅论官本位文化与文学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4 聂楠;;论禅宗民族作家——川端康成——兼评《雪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黄庆强;;从歌舞伎《忠臣藏》解读日本人生死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6 闫艳;;论日本人的“忠孝”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7 贾克敏;赵禄;;论后现代艺术的非普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8 洪涛;;浅析Flash动画的审美价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9 关晓朋;;动画角色的拟人化特征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10 夏贤智;颜彬;涂维民;;浪漫主义音乐中的文学浸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甜;;日本等级制度的变迁[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邢丹;;全球化的融合与本土化的坚守——以卡通影片的文化解读为视角进行的比较分析[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陶楠;吕屏;;由美国视听工业“自律”演进的历程看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经济意义[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刘琳;;从三大产业环节看我国少儿频道的发展[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陈雪芳;;动画艺术中人物形象的定位[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宋敏;;笔墨当随时代——从当代中国动画片的发展概况中看传统中国画对当代中国动画片设计的影响[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向东文;陈华文;;动画剧本创作教学方法初探[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许雯霞;;再读《菊与刀》——看其现实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尹鸿;于烜;;市场结构·供应链——从美国电视产业历史变迁看我国电视产业化存在的问题[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肖庆;王利丽;;网络空间中的电影文化传播[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3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温丽娟;国外帝国主义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7 包东喜;传媒集团经营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董凯;武舞传奇的意象世界[D];西南大学;2011年

    9 饶建华;东山魁夷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竑;数字媒体时代的三维动画变革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苏甦;从历史发展看中日围棋文化比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李慧慧;余秋雨散文创作的市场化取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魏秋华;论动画电影的叙事伦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玮;3G网络时代手机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涂冠萍;中国水墨动画的叙事性[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姜爽;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出版模式探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10 梁忠东;A电视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磊;儿童与电视的互动关系[J];当代传播;2003年01期

    2 吴文瑶;;传播学视野下的国产动画新特点——透视《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成功的重要因素[J];东南传播;2009年05期

    3 王玥;;《喜羊羊与灰太狼》现象的受众文化心理分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1期

    4 张向东;;认同的概念辨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5 郑薏苡;少年儿童动画片观赏心理的调查研究[J];兰州学刊;2002年02期

    6 李素华;对认同概念的理论述评[J];兰州学刊;2005年04期

    7 欧阳爱辉;;《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的美学表征[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张令振;儿童电视注意的研究方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年03期

    9 唐晓娟;关于幼儿与动画片关系的探寻[J];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10 吴振尘;;幼儿动画的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润润;当下动画艺术的兴盛与儿童审美心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曹华;小学儿童收视兴趣与收视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璐;儿童对卡通角色的注意偏好与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敏;动画片形象动作设计与儿童审美心理[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5 陈楠;教育动画片的设计与创作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铭;儿童动画的角色形象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7 朱晨鑫;浅谈动画中角色形象塑造[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8 郑娜娜;适合学龄前儿童观看的动画片的特点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智;;浅析国产动画发展之路——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J];当代电视;2009年04期

    2 秦刚;试评宫崎骏90年代的动画电影制作[J];当代电影;2001年05期

    3 廖海波;童真与幻想——动画片欣赏思维解析[J];当代电影;2005年06期

    4 欧阳爱辉;;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四大悖论[J];东南文化;2007年05期

    5 洪汎;中国动画剧本现状浅析[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5年05期

    6 路清;苟主权;;动画的魅力[J];电影评介;2007年03期

    7 吴起;从大力神到埃及王子动画片的电影语言[J];电影艺术;2001年03期

    8 高放;迪斯尼动画电影的造型特征[J];电影艺术;2001年03期

    9 路盛章;中国动画发展现状及其文化品位[J];美术观察;2004年06期

    10 王君仪;;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困境——以动漫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为例[J];青年记者;2009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超;王晓明;;浅谈中国动画史[J];青年文学家;2009年07期

    2 刘亚莉;;传统皮影艺术与动画的关系[J];浙江工艺美术;2007年04期

    3 吴金龙;;浅谈新时代动画技术与艺术的结合[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4 常虹;;艺术动画与商业动画[J];新美术;2007年04期

    5 连勇;秦勇;;文化互动中的中外动画艺术交融[J];电影评介;2011年02期

    6 王超杰;;浅谈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J];丝绸之路;2011年12期

    7 陈璞;;中国早期动画片发展:民族化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2010年09期

    8 谢京茹;;深入挖掘资源,在逆境中崛起——浅析中国动画未来之路[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0年01期

    9 刘亚莉;;传统皮影戏的魅力与动画的创新[J];艺术评论;2008年05期

    10 石民勇;从《怪物史莱克》的获奖谈动画艺术与动画技术的关系[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状振;;国产动画片的生产现状及走势分析[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杨状振;;2004—2011:国产动画片的产制趋势与结构变革[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3 赵晓春;邢祥虎;李化侠;;受众需求视角下的山东原创动画之思考——基于山东省动画片受众情况的调查[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4 孔令顺;;文化学视阈中的动画片《孔子》[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赵明;周越;;动画之梦幻饕餮——动画片审美主动性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6 王玉琴;;浅谈电影录音技术的发展对动画片声音面貌的影响[A];2011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1年

    7 张岳;;浅谈动画片的声音元素及其运用[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2年

    8 李晶;;中国装饰元素与中国动漫——关于中国动漫发展与其装饰特色的一点思考[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9 郭虹;;中国动画:何时走向振兴[A];中国动画学会2003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吴少华;;童趣的动画片与音乐大师的作品——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途径新探[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长春日报;2011年

    2 记者 方益波;[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记者 黄海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4 记者 吴钟斌;[N];海南日报;2011年

    5 刘卫华;[N];常州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陈炜敏 实习生 江宇欣;[N];济南日报;2010年

    7 韩璟;[N];解放日报;2007年

    8 龙一;[N];经济参考报;2006年

    9 赵乾海;[N];团结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黄平 实习生 陈逸宁;[N];经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杨;国产动画的文化传统重构[D];浙江大学;2012年

    2 方明星;对话与融合—动画艺术成人思维与儿童思维的对接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王建陵;基于创新优势的当代美国动画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谢晓昱;科学与艺术的联姻:水墨动画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李月;基于二维动画的平面化语义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汉文;3D虚拟衣服动画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兰州大学;2012年

    7 肖湘宁;二战时期诺曼·麦克拉伦动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金龙;从资源到资本[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秦培煜;基于物理模型的流体动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曹亚丽;动画影像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刚;《喜羊羊与灰太狼》热播后的冷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骊;动画角色表演初步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叶颖颖;《喜羊羊与灰太狼》轰动效应解码[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王娜;国产动画生产和传播中若干问题的辨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爽;上海动画产业公司策划与制作流程的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牛冬冬;学步中的困惑[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池成;浅析民族化在动画中的表现[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元天庆;新海诚及其动画作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文琳;初探中国动画的复兴之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鹤;从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借鉴看国产动画发展[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动漫产业落后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1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141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e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