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产业的发展前景_《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西师范大学》 2013年
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研究
钱苏蕾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动漫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机制愈发的占据了人们的视野。人们不再狭隘的把它误读成一种简单的孩童读物,而是借以其视觉文化的本位表征来审视这个世界与自我的共生象,从而在这一符号范式中佐证存在的意义和此在的价值。同时凭借着人类特有的实践本能,动漫艺术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概念也早已超越了其传统的范畴,被越发具体的拓展延伸至我们生活的多个领域,由此可见“动漫”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现象,它更是一种能够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方式。于是在动漫艺术强劲的渗透态势下,人们的审美视域被拓宽了、审美体验被丰富了,甚至于审美的观念、审美的心理、审美的价值取向也被其多元的引导了。所以作为一种全球新兴的文化产业,动漫正日益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讨论。但是相对于动漫的艺术创作和产业实践的蓬勃发展,动漫艺术的理论建构却着实是滞后的。也正是这种滞后性的理论缺失导致了人们总是把它泛泛的归类为电影艺术的附庸品,而忽视了动漫艺术其特有的整体独立性的界定。此外,偕同着科技革新所引发的美学态势的一种技术趣味的转向也迫使人们深度思考在动漫艺术的领域里,内容和技术到底何者为王?是该并重还是该偏重?都成了人们所必须审慎对待的问题。 而这一切都亟需我们对动漫艺术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学理性研究之后才能得出更为合适的答案,特别是对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的研究。因为人们通常在获取具体的形象感知之后,总是会作出相应的概念反思。即从所感知的体验对象开始反思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而联想至自身的存在境遇,以此来归纳个体内心的自我反省的结果,直至升华至对人类生存的普世价值的思考。而动漫艺术作为一种具体的审美对象,在经历了被审美体验之后,自然也不可避免的要被世人纳入审美价值的追问序列之内,可见从审美价值这个切入点来对动漫艺术进行美学方面的理论梳理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因此,本文立意于“动画片能够以独特的审美元素精神性地满足受众的生命需求”这个基点之上,试图通过对“动漫”这一特殊的艺术类型在美学上的学理建构,特别是对其审美价值的研究,以及其在美学创意上的原则性定位的思考,多角度采纳各种艺术门类的理论和实践来论证、解析、归类属于动漫本体的艺术特征,继而揭示动漫审美中的简单与复杂、感性和理性、可能与制衡等系列问题。以此来阐释动漫艺术其本身的价值品质,特别是为提高中国动漫的审美品格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为中国动漫产业的未来走向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域。 本文的主体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就动漫艺术的诞生及其发展进行了梳理。在规范了动漫的整体性概念之后,有意识的选择了其主要的子概念:漫画、连环画及动画来加以分析、阐释,以此来逻辑上推理动漫在概念化进程中的完善过程。此外还截取了动漫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子概念动画片的演变过程来归纳动漫的诞生特点,从而来明晰动漫艺术的发展轨迹。接着对动漫艺术中主要的审美构成要素进行了必要的剖析。最后就其产业化的必然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 第二部分:就动漫艺术的审美特征来展开论述的。这里所要阐释的是动漫艺术作为泛综合性艺术在兼容了多种艺术门类中的多种元素,并对其进行从新组合之后所形成的更为“动漫式”的新特点,而且是在偏于审美属性的角度加以释义的。 第三部分:就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来展开论述的。动漫艺术的确是以它独特的表现形式精神性的补偿了人们生命中所缺失的那部分审美需要,从而为受众所需的审美积淀增补了不一样的审美内涵。主要从超越现实与缓解现实压力的审美需求,人类精神文明的视听读本与艺术治疗手段,动漫艺术对时尚的迎合与引导,动漫艺术的先锋实践意味,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奇观”拟真等方面加以叙述。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01;J0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建;中国电影文化发展的战略性思考[J];南方文坛;2001年02期
2 吉·麦斯特 ,邵牧君;什么不是电影?[J];世界电影;198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迪;关于创意产业引领时尚生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春鸣;动漫艺术的美学品格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3 吴永辉;动画角色造型的语言符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星亮;巴赞电影理论二题议[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王颖斌;;海德格尔的“无”所隐含的多重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赵睿才;;发掘自己的灵魂——长吉诗理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陈海燕;;谢林与海德格尔艺术观念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李永东;现代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徐从辉;;网络文本逻辑与城市想象——以70后、8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为中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蒋邦芹;;论海德格尔思想中的世界[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徐振轩,徐叶;海德格尔视野里的现代技术与人类命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张昳丽;周玲;;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审美化探究——以大学语文教学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丽;;创新文化:理念、环境与制度建构[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卢骁;;解读宫崎骏作品的人文魅力[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3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郭亮;;维米尔家世考疑:一种文化地图的方式[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孟宪平;;荒野及其在西方风景画中呈现方式研究[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赵明;周越;;动画之梦幻饕餮——动画片审美主动性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7 夏雪;;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云鹏;;论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高艳萍;;透入物的深处——巴什拉物质想象理论释析[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杨丽坤;;关于休闲道德的几点思考[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曹磊;翻译的修辞符号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小剑;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林堃;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吕天时;创伤理论视角下解读《接骨师之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明;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DM广告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思童;从受众探析中国纪录片发展范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于湃;色彩艺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清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动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陈晓云;影视文化:工业时代的视觉神话[J];当代电影;2000年06期
3 吴起;动画片的视听语言[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3年05期
4 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4期
5 陈先芝;再论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石虹;;动画角色造型表现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荣跃明;超越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本质与特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05期
8 郭笑莹;;试论动画角色形象的艺术设计特色和艺术价值[J];美与时代;2007年04期
9 王德胜;文化转型、大众文化与“后现代”[J];上海艺术家;1997年Z1期
10 赵珂;颠覆动画王国的梦工厂[J];新闻周刊;2004年1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厉无畏;[N];文汇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亚丽;动画影像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清华;动画:全球化语境下的视听童话[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段运冬;影像文化的新宠—动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红;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申晟;动画角色设计的视觉语言研究[D];江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梅;;融入东方文化的美——从东方文化看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绘画[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金程斌;观念艺术推进的助动剂[J];美术大观;2005年06期
3 傅志毅;;西方现代艺术中媒介选择的扩延及其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4 路燕斌;;水彩画教学技法刍议[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年08期
5 李晖;;说说[J];画刊;2009年08期
6 鲁雯;;自娱艺术观念在电子书籍设计中的意义[J];美术界;2011年04期
7 王法林;奇彩写天地 妙趣夺天工——略论吴默画的美学特色[J];丝绸;1986年07期
8 侯云汉;"窘困"的背后 中国当代版画的"现实性"表述[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刘素英;苏轼的艺术观念及其文化意义[J];唐都学刊;2005年05期
10 曹燕萍;;试论紫砂陶艺风格[J];江苏陶瓷;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德民;;个性意识、想象力与同情心——有关美育属性的功能性界定[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云;;消极补偿:中国特色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3 夏结;;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比较法运用的探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美术专辑)[C];2006年
4 杨琴;;教师礼仪也重要[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5 孙秀玲;;一条充满生机的智慧之河——论先秦诸子散文的审美价值[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6 李城希;;寻访诗人最初的心灵——关于《真我集》的审美价值与闻一多诗歌研究起点问题的讨论[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7 赵伯飞;刘飏;;哲学视野中的价值论美学浅析[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董晓红;;搭建科学和人文融合的桥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透视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9 王中珍;;融合编辑审美要素,展现期刊科学之美[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高字民;;后图像时代虚拟体验的审美价值考察[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 全国政协常委;[N];光明日报;2010年
2 邵大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所长、《美术研究》主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赵红薇;[N];贵阳日报;2009年
4 包华石 Martin Joseph Powers 美国密歇根大学艺术史系教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陈良宗;[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陈中浙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应小敏 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朱其;[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上海师大教授 刘士林;[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楠;从机械复制时代到电子时代: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2 孙玉丽;教育管理审美价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徐波锋;教育的审美价值[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曹砚黛;亚瑟·丹托艺术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苏睿;悲悯的人文情怀[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6 朱明海;许渊冲翻译研究:翻译审美批评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陈月浩;西方当代艺术对室内设计创作的影响的若干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倪骏;中国武侠电影的历史与审美研究[D];中央戏剧学院;2005年
9 徐东树;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比德观[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10 孙伟科;《红楼梦》美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苏蕾;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童武;存在与表现[D];苏州大学;2010年
3 左文颖;“70后”现代工笔画现象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媛;由建筑走向艺术的德国“桥社”[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苏;试论近现代知识精英对艺术正义的批判[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6 毕丽静;技术时代的艺术之思[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彭晓;从巴黎到纽约[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8 郭鹏;20世纪90年代中国艳俗艺术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殷群;超越与狂暴[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10 杨磊;艺术神话的消逝[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2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14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