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试析互联网时代下动漫作品的传播

发布时间:2018-02-08 13:33

  本文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网络传播 动漫作品 出处:《电子测试》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互联网传播的优势对动漫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改变了传统动漫的传播方式和销售渠道,也为动漫产业挖掘了广泛的受众群体。本文主要通过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来分析网络媒体下的动漫作品传播的优势,并探讨互联网时代下动漫作品的传播策略。
[Abstract]:The advantages of Internet communication have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imation industry, and not only have they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communication and marketing channels of anim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spread of animation works under the Internet media and probes into the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of the animation works in the Internet era throug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the Internet era.
【作者单位】: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润华;张路光;刘育涛;;网络技术与网络艺术的融合[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月玲;;电视娱乐节目互动方式的传播学思考——以《超级女生》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唐佳希;;3G云计算时代的媒介展现、内容编辑与信息获取[J];中国编辑;2010年04期

3 汤娜;王俊琪;吕正刚;;数字艺术和虚拟广告在产品推广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9年04期

4 袁恩培;杨嵋;;网络世界中动漫艺术的形式及特点探讨[J];包装世界;2008年01期

5 于跃;;数字媒介时代的广播受众需求[J];才智;2010年34期

6 莫林虎;王一;;手机出版产业现状及运营模式的比较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09年05期

7 杨莹;;网络电视搅动电视产业利益链[J];传媒观察;2006年03期

8 畅榕,丁俊杰;数字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J];当代传播;2005年06期

9 乔立恭;李晶;;数字媒体专业建设中美学素养地位、作用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10 张飞;;报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规划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闵媛媛;;浅谈数字博物馆中的展示设计[A];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C];2010年

2 廖静;黄明元;;媒体的划时代变迁——论新旧媒体的共存与共荣[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3 薛曼君;;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研究[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建磊;公民视频新闻传播及影响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赵斐;2003-2010中国数字付费电视频道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杨拓;电子媒介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申琦;手机信息传播法律与管理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梁智勇;全球化背景下通讯社在金融交易服务平台的博弈[D];复旦大学;2009年

6 马晓艺;中国电视的数字化生存[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7 宗承刚;新要素资本、生产方式变革与财务关系创新[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强;中国植入式广告现状及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谢晓娜;音乐图书出版的数字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林梅;灾难电影的现代性叙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翠;手机报广告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许晴晴;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初探[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刘泽霖;三网融合下北京市有线电视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吕丹;手机媒体的个体化传播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8 田风群;中国传统出版业发展数字出版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黎敏霞;我国数字出版赢利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叶锦波;新媒体时代影像艺术传播的特征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坪;;分析好,大有益——从《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应对》获中国新闻一等奖想到的[J];新闻实践;2008年02期

2 中国期刊网络传播研究课题组;;2006中国期刊网络传播 开辟期刊界的“蓝海”(之二)[J];传媒;2007年02期

3 郭舒然;;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的策略与现实意义[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王泉珍;张颖;;从网络传播看我国话语权的再分配[J];新闻知识;2010年05期

5 中国期刊网络传播研究课题组;;2006中国期刊网络传播 开辟期刊界的“蓝海”[J];传媒;2006年12期

6 李其平;;网络传播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理论建设;2007年06期

7 叶皓;;网络时代执政的机遇和挑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赵文义;杨琦;;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效应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05期

9 张树梅;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介[J];图书馆学刊;2001年04期

10 吕前昌;论在网络传播语境下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理论导刊;200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桑洁;;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孙荣欣;李书军;;网络传播中虚假信息的防范对策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3 杨凯;;公共突发事件网络传播及扩散机制的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薛聪锐;;河北民俗文化网络传播的整合构建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5 徐永华;;新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创新转型[A];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2012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6 庄晓东;尹忠槐;;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民间网络传播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7 姜奇平;;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A];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2012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8 柯欣;;物联网的智慧从何而来[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蓓;;网络传播与博物馆观众视角[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肖鸿波;黄奇伟;;北京奥运与网络传播[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Wiki:互联网时代的“新潮”授课[N];人民邮电;2010年

2 书评人 岛石;互联网时代最大特征就是一切皆有可能[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马雪芬;龙源网领跑期刊网络传播[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4 杨闻;打开互联网时代ERP的市场之门[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5 马文方;温顿·瑟夫:让每位网民 心存感激的人[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6 李世杰;互联网促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N];通信信息报;2007年

7 宋铁军 编译;dot-com:互联网时代的序曲[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8 王芳;CN——互联网时代不容忽视的品牌保护[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朱菲娜;无线互联网时代 中国能否成为主导[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乔新生;互联网时代防止炒作成“新闻”[N];四川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建华;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2 陈红梅;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D];复旦大学;2005年

3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4 邓建国;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D];复旦大学;2007年

5 胡志兵;互联网生产和消费三个模式的微观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6 高永亮;网络传播消费主义现象批判[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7 张咏华;多维视野中的网络新闻业[D];复旦大学;2003年

8 范剑文;虚拟社区社会分层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9 谭华孚;媒介嬗变中的文学新生态[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战平;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危机预警模型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梅;论网络传播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毛文婧;求真的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盛志宏;网络传播中受众的自我伦理[D];广西大学;2004年

4 孙博;网络传播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D];郑州大学;2002年

5 王艳群;网络危机传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白宇;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武锋;网络“微内容”传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水小淼;我国网络传播中的网民议程设置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吕卫华;网络传播背景下的当代青年文化嬗变[D];河海大学;2004年

10 马炳新;试论我国电视媒介网络传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D];广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95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1495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a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