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电视漫画语篇的修辞结构研究——以动漫相声《有话坐着说》为例
本文选题:多模态语儒 切入点:RST修辞结构 出处:《宁夏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RST修辞结构理论是在分析传统线性语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篇分析理论。本文作者在充分借鉴John Batesman和Thanasis Daradoumis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后,尝试着运用RST理论分析了动漫相声《有话坐着说》。结果表明RST理论不仅适用于线性语篇,同样也可以用于多模态语篇的分析,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该理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Abstract]:RST's 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 is a kind of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raditional linear discourses. The author draws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wo scholars, John Batesman and Thanasis Daradoumi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RST theory to analyze comic dialogue. The results show that RST theory is not only applicable to linear discourse, but also can be used in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theory is proved to be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作者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2011年度规划项目课题(编号YY1113);江西省高校人文2012年度项目课题(编号:YY120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H05;J9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邢福义;;小句中枢说[J];中国语文;199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志平;马思宇;;“句本位”观与基础阶段汉语教学——写于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J];武陵学刊;2010年05期
2 税昌锡;焦点、语义联项与“不”的语义指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黄均凤;;关于汉语语法研究的哲学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杜晓平;;《词组与小句的差异及其蕴含的理论意义》述评[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宋晖;;基于哲学理据的语言本位观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6 李振中;试谈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J];青海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7 廖美珍;周晓萍;;我们赖以建构和组织语篇的隐喻——隐喻变化与语篇组织程度[J];外国语文;2010年02期
8 萧国政;;“句本位”“词组本位”和“小句中枢”——汉语语法表述体系更迭的内在动力和发展趋向[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4期
9 李宇明;;汉语语法“本位”论评——兼评邢福义“小句中枢说”[J];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01期
10 陆俭明;郭锐;;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邱武松;;汉语语篇修辞结构标注实验[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洪峰;汉语方式状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海明;生命度与汉语句法的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潘泰;现代汉语移动义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程书秋;现代汉语多项式定中短语优先序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丁志丛;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及使用情况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彬;话题链语篇构建机制的多角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吴晓芳;张斌语法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唐燕玲;现代汉语小句内疑问代词同现情况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褚俊海;汉语副词的主观化历程[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玲;维吾尔族预科生汉语完句成分学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宣予;中高级阶段越南留学生汉语“得”字补语句习得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本阳;句子和篇章文本倾向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陶言敏;现代汉语主语从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俞小娟;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汉语复句中书读短语的自动识别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洪鹿平;汉语复句关系自动判定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红玲;朱德熙语法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余华;趋向义“V起来”入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林雪凤;泰国初级汉语学习者叙述体语篇衔接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朱晓芳;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元话语标记语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名彰;《新著国语文法》与《汉语语法学》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伟;“修辞结构理论”评介(下)[J];当代语言学;1995年02期
2 杨坚定,钟莉莉;动态翻译单位探讨[J];中国翻译;2004年05期
3 刘炯;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J];一重技术;1994年01期
4 桂林;论语篇生成的前提:语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5 王伟,,董冀平;修辞结构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两种功能语言理论比较[J];山东外语教学;1995年02期
6 吴国华;石玮;;从修辞结构理论看翻译[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刘世铸,张征;修辞结构理论与RST工具[J];外语电化教学;2003年04期
8 邓金莲;词语搭配功能主义探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徐文会;;法律英语翻译单位探析[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彭静;;语篇关系的语言实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吕殿青;王玲;潘云;;土壤持水特征测定中的原状土收缩变化研究[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怀忠;;岩基上深水码头结构方案分析比较[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3 王志;李恒旭;徐福玉;;球团焙烧炉大修新型耐火材料应用实践[A];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紫茵;“黄河女儿”何处寻[N];音乐周报;2000年
2 记者 张涛邋特约记者 张黎;长江上游掀起港航建设热潮[N];中国水运报;2008年
3 ;两个犹太人[N];音乐周报;2003年
4 记者 董映璧;新型动力装置可使火星探测成本降低80%[N];科技日报;2006年
5 薛秀春邋通讯员 刘亚波;首都机场轨道交通盾构隧道全线贯通[N];中国建设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严轶伦;基于知识解析体系的语篇综合分析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婷;语篇生成的心理认知模型构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东瑞;对政治官方道歉文件的批评话语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付译婷;汉英文学翻译的衔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黄传琴;干湿交替过程中土壤胀缩特征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谭艳琼;衔接理论在科技英语汉译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9年
6 沈迪州;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D];河海大学;2007年
7 孔玮;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对比研究及其在翻译中的运用[D];湖南大学;2006年
8 马利伟;从语类和语域角度对大学英语精读课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佟怡晖;批判式语篇分析在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应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10 杨玲;中美政治语篇对比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83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1583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