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基于新媒体产业环境的创意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18-08-05 18:19
【摘要】:鹏城五月,多彩缤纷。群贤毕至,荔园飘香。来自国内外高校文化产业研究界、实业界的30多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齐聚深圳大学,共同探讨新世纪高校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成为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大学分会场一道独特的学术风景。深圳大学文化产业资源丰富,是文博会目前30个分会场中唯一设在高校的分会场。近年来,深圳大学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开发,全校有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师300多人,开设了美术、设计、建筑、广告、动漫、音乐、表演艺术等多个专业,积极推进各类原创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开发。以"学术.高端.原创"为特色,以"创新.创意.创业"为定位,深圳大学的文化产业已逐步形成由美术部落、设计部落、传媒部落、建筑部落、演艺部落、影视部落等为主体的创意集群。去年深圳大学成立了文化产业研究院,一年来,研究院先后承担了省市一批项目,举办了多次论坛、演讲活动,申报获得了深圳市文化产业教学与培训基地,目前正协同相关学院积极建设文化产业管理的硕士方向及本科专业,并全力打造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科研创新平台",力争在华南地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版图上占有重要一席。今年文博会期间,深圳大学分会场举办了以"创新.创意.创业:高校文化产业发展"为主题的学术论坛,集中研讨新世纪以来国内外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发展路向,特别是就高校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应该说,这既是一个理论话题,更是一个实践命题。随着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及深圳市打造"文化产业龙头大市"等战略举措的实施,高校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和创新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怎样看待高校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高校应该如何为文化产业的创新作出贡献,如何培养创新型文化产业人才,如何推动文化产业与大学生创业的结合,如何走出富有校本特色的文化产业和学科发展之路,这些问题的解决可能并非一朝一夕,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交流与对话,必将为推动我国高校文化产业学科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宝贵启示。我们整理出部分专家的发言,刊发于此,以飨读者,同时也期望聆听更多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新见解。
[Abstract]:Pengcheng May, colorful. Good people to, Liyuan fragrance. More than 30 experts, scholars and industry elites from the cultural industry research circle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t home and abroad gathered at Shenzhen University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century. Become the sixth China (Shenzhen) International Cultural Industry Expo Shenzhen University Expo venue a unique academic landscape. Shenzhen University is rich in cultural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Shenzhen University has actively promoted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cultural industry. The university has more than 300 teachers specializing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has set up art, design, architecture, advertising, animation and music. Performing arts and other professional, actively promote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ll kinds of original outstanding works of art. In order to "academic." High end. Originality is characterized by innovation. Creativity. For its orientation, the cultural industry of Shenzhen University has gradually formed a creative cluster dominated by art tribes, design tribes, media tribes, architectural tribes, performing arts tribes, film and television tribes, and so on. Last year, Shenzhen University set up a cultural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In the past year, the research institute has successively undertaken a number of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projects, held many forums, held speeches, and declared to have obtained the Shenzhen cultural industry teaching and training base. At present, we are working together with related colleges to actively build the master's orientation and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of cultural industry management, and to create a state-level "cultural industry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latform", and to strive to occupy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South China. During this year's Cultural Expo, Shenzhen University held an "Innovation" session. Creativity. Entrepreneurship: the academic forum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focuses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ince the new century. In particular, it has carried out extensive and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should be said that this is not only a theoretical topic, but also a practical propositio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Plan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c measures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cultural province"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eading city in cultural industry" in Shenzhen,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How to treat the statu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al industry, how shoul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tribute to the innova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how to train innovative cultural industry talents, how to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How to find a way ou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disciplines with school-based characteristics, these problems may not be solved overnight, but the exchanges and dialogues between academia and industry, It will provide valuable inspiration for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We sort out some of the experts' speeches and publish them here for readers, and we look forward to listening to new insights from more scholars on this issue.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分类号】:G124-4;G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予敏;;基于新媒体产业环境的创意人才培养[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张友臣;;关于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忧思[J];东岳论丛;2006年02期

3 姚伟钧;;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创新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闫玉刚;;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云南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成立[J];思想战线;2007年03期

6 郑昭;;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战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09年08期

7 林戈;;振兴金城江区文化产业[J];当代广西;2009年14期

8 黄芳;纪富贵;;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年04期

9 袁嘉刚;;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人才培养初探——兼论云南文化产业学院的创办[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赵璐璐;;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影响[J];华章;2010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怀平;;关于推进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2 苏洁;肖洁;;胶州达尼画家村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3 丁青;杨帆;;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促北京城乡一体化进程[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4 杨红文;;文化产业发展与就业关系的探讨[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5 贾冀南;袁修月;周善良;;当前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李淼;;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分析与选择[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杨菊;;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8 陈丽媛;;浅谈如何加强民间艺术特色之乡文化产业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9 安德生;;提升品位 创响品牌——关于加强王公庄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0 邢娟;;宜兴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小军 肖寒 常雪;为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人才[N];中国纺织报;2009年

2 记者骆雪;省政协常委视察南昌文化产业发展[N];光华时报;2009年

3 记者 田秀忠 王长河 通讯员 王冠军 付蔚婷;宝丰县画出文化产业发展蓝图[N];平顶山日报;2009年

4 杨梓;理性对待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新鲜事物”[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邢军 范丽娟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记者 黄小驹 马子雷;文化部召开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座谈会[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范红 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概念、行为与学科建设的统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李晓芳;忻州市率先出台文化产业发展“五个一工程”[N];山西日报;2010年

9 记者胡昕;国家发改委“地域性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分析”课题组来我市考察调研[N];衡水日报;2009年

10 刘晓;全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推动经济城市转型升级[N];江阴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罗丹;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北群;我国高校气象本科人才培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王淑滨;中国高等学校社会价值增值的协同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徐群;基于软件外包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常小勇;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宋全征;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开发[D];上海体育学院;2002年

10 夏桂华;基于层次定位的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丰;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2 王清政;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主导作用探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丛艳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秦亮;张家口市文化产业发展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谢婷婷;南通市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叶小芬;推进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丽岩;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胡精伟;嵊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吴江;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10 刘丽;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及政策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166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166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2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