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7-01-05 19:16

  本文关键词:动漫文化的时代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四川外语学院》 2011年

从唯美到耽美

许会  

【摘要】:“后现代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倡导与流行,使得网络时代的写作呈现出两种文化交错下的另类写作景观。二十一世纪耽美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学形式充斥着整个互联网。耽美文学作为一种舶来文学,在其本土日本最初是以唯美主义出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创作者进行了妥协与折中,于是演变成今天意义上的耽美文学。 西方“唯美主义”之风吹入日本后,这种文学是以精英文学的形式出现的。但由于各种社会和历史原因,逐渐从唯美走向了一种病态审美,传到中国大陆之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其形式大多是对于较知名作品进行“拼贴”或“戏仿”式的二次创作。另外,耽美文学传播途径主要依靠网络,因而人人都可以是作家,这样打破了精英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界限,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革命性的颠覆。同时,它的创作主体和消费主体都是女性。这些都使得耽美文学带上了浓重的后现主义特征和消费主义特征。 耽美文学从日本传到中国之后,之所以能蓬勃发展,除了是因为东方民族的相似性,另一重要原因是凭借网络文学这一强劲的传播途径。通过对耽美文学作品的分析,不难发现耽美同人作品这种貌似离经叛道的外表下实际上暗含了女性对传统男权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无形遵守以及变通,同时也是中国女性性别认同危机和身份认同危机的一种外在表现。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106.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7
  • 一、相关概念界定9-14
  • 1. 耽美9-11
  • 2. 耽美文学11-13
  • 3. 同人女13-14
  • 二、研究回顾14-16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6
  • 四、研究意义16-17
  • 第一章 耽美文学的发展及流变17-26
  • 一、美的创造与幻灭——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思潮17-21
  • 1.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发生与发展17-19
  • 2. 由唯美到BL 文学的转型19-21
  • 二、耽美文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历程21-26
  • 1. 耽美文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历程21-23
  • 2. 欣欣向荣的大陆耽美同人文学23-26
  • 第二章 耽美文学的审美情趣与审美价值26-35
  • 一、樱花与武士刀——耽美文学的极端审美之维26-28
  • 二、从唯美走向病态审美的耽美文学28-35
  • 1. 幽玄之美28-29
  • 2. 病态审美转向29-35
  • 1) 惜生与崇死29-31
  • 2) 优雅与狂暴31-33
  • 3) 忍耐与突发33-35
  • 第三章 后现代消费文化中的中国女性与耽美文学35-56
  • 一、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女性35-43
  • 1. 后现代主义的几个基本特征35-37
  • 2. 后现代主义文学与消费主义37-43
  • 1) 文化的商品化与商品的文化化37-39
  • 2) 中国女性与消费文化39-43
  • 二、 耽美文学的后现代性和消费性43-50
  • 1.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几个基本特征43-45
  • 2. 耽美文学的后现代性和消费性45-50
  • 1) 改写原作品45-48
  • 2) 架空类写作48-50
  • 三、 中国女性与耽美同人文学50-56
  • 1. 仅仅只作为审美意义上的存在52-53
  • 2. 性别认同危机53-54
  • 3. 身份认同危机54-56
  • 结语56-58
  • 注释58-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黎黎;;刍议日本唯美主义对当代大学生审美的影响[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嘉咛;“耽美文学”出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楠;校园耽美族[J];大学时代;2005年05期

    2 卢嘉瑞;消费主义在中国:表现、危害及治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杨玲;;粉丝小说和同人文:当西方与东方相遇[J];济宁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王萍;刘电芝;;“同人女”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青年研究;2008年10期

    5 田旭;;价值观的沦丧抑或是社会文化的缺失——当“耽美”成为一种亚文化的流行指标[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6 向荣;背景与空间:90年代中国文学的文化语境[J];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02期

    7 黄生亚;动漫文化的时代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Z1期

    8 唐月梅;美的创造与幻灭——论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思潮[J];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01期

    9 张建均;略论文学中的变态心理[J];许昌师专学报;1996年02期

    10 钟玲;后现代主义对同性恋亚文化的解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阮瑶娜;“同人女”群体的伦理困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李曦;游走于边缘爱情的文学主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诗泽;;躯体:新的诗歌话语建构——新时期女性主义诗歌的性别突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黄燕;;男权社会的别传——毕飞宇“女性叙事文学”的另类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张英雪;;英国资本主义的崛起与女性意识觉醒之关联——重读《简·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5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7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0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张文东;;“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胡文海;;被误解的枯山水[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汪冬冬;黄鹏;;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角下的社会危机与安全思想——对齐格蒙特·鲍曼思想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徐晓峰;刘君;;品牌的文化底蕴[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于文秀;;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任岩;;甘肃安多藏族民居装饰图纹的构成形式[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10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青;延安时期女性文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沈敏;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周玉英;陈染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敏;;从伯克的认同说看耽美小说的流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2 李秋菊;文建忠;;关于高职大学生网络文学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白杨,慈明亮;BBS群体心理学研究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年05期

    4 ;耽美写手联合宣言(第一波)[J];今古传奇(奇幻版下半月版);2011年01期

    5 郑琨;;个性化传播兴起的心理动因[J];新闻界;2010年03期

    6 王萍;刘电芝;;“同人女”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青年研究;2008年10期

    7 田旭;;价值观的沦丧抑或是社会文化的缺失——当“耽美”成为一种亚文化的流行指标[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8 都睿;任敏;;解读“同人女”文学创作群体及其社会文化根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王静;;亚文化下的耽美小说——小女人们填补情感空缺的玩具[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9期

    10 芭芭拉,杨美健,康乐;超越民族志电影:视觉人类学近期的争论和目前的话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冬玲;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辩证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柴莹;中国大陆网络耽美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陆国静;耽美文化及同人女群体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明海;网络出版的伦理道德调控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5 张炯;网络图书出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姜天赟;网络出版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谢宇红;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刘然;浅析日本文化中的“哀”因素[D];浙江大学;2008年

    9 阮瑶娜;“同人女”群体的伦理困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焦向荣;按需出版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学旗;中国传统耻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吴萍萍;别样的风景——论当代同性恋小说的特征和意义[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4期

    3 王东兴;;论传统诗学对白先勇小说的影响[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4 陈丽娟;;永远的悲歌——论白先勇小说的感伤意识[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郑晓康,唐润华;当代青少年性犯罪的特点及原因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林园茜;传统孝道之审视[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7 曹惠民;;颠覆之美——台湾文学新地景与文学史书写[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1期

    8 张冠文 ,于健;浅论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3期

    9 秦宏;;论白先勇的客观叙述风格与毛姆的联系和区别[J];当代文坛;2006年01期

    10 宋遂良;漂流的文学[J];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阮瑶娜;“同人女”群体的伦理困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向远;近20年来我国的中俄文学比较研究述评[J];俄罗斯文艺;2002年04期

    2 孙景尧;文学与副文学研究探——以中美“说书”的比较研究为例[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青少年文学国际研讨会即将在宁波举行[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5期

    4 齐剑英;;自由的网络文学与规范的传统文学比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5 ;青少年文学国际研讨会将在宁波举行[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1期

    6 赵燕;;透视当下网络文学[J];文学教育(下);2007年08期

    7 卢立建;;论历史学的性质——从史学与文学比较的角度[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01期

    8 李凤亮;王斑;;从文学比较到文化批判——王斑教授访谈录[J];小说评论;2010年05期

    9 南波;;《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J];文学评论;2010年03期

    10 王向远;;黑非洲文学的区域性特征简论[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栋霖;;现当代中外文学比较史就是现当代中国文学史[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张黎明;;十年来网络文学研究述评[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3 ;张艺谋认为现在的文学不太好[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4 杨匡汉;刘为钦;;关于“开放文学”命名的对话[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5)[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楷;[N];文艺报;2009年

    2 专题策划 岛石 专题执行 谢迪南;[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3 文忠;[N];光明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张滢莹;[N];文学报;2008年

    5 白烨;[N];中国艺术报;2008年

    6 王向峰;[N];辽宁日报;2006年

    7 李洁非;[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熊元义;[N];文艺报;2013年

    9 ;[N];文艺报;2009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廖小珊;[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劲松;殖民异化与文学演进[D];四川大学;2007年

    2 黄玲;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金昌镐;苦难的岁月 互补的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曦;文学中享虐现象之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梁凤莲;文学的文化见证[D];暨南大学;2004年

    6 罗新河;钱钟书文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许丽青;钱钟书与英国文学[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雨;中外网络文学比较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海艳;中美拓荒文学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贾芳;中西消费文学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赵添天;中西方荒诞文学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黄凯;网络文学对高中课外阅读的冲击及应对[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穆晶晶;20世纪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杨兰;当下文化语境中电视与文学的互动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珊珊;论网络文学的审美特性[D];西北大学;2009年

    9 王争战;文学:生还是死[D];四川大学;2006年

    10 李馥华;试析网络文学中的“挖坑”现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动漫文化的时代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5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35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3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