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动漫艺术论文 >

试论中国手机动漫产业成功模式的构建——以中国移动为例

发布时间:2018-12-14 01:30
【摘要】:手机动漫想成为数字文化产业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锐,必须早日建立完善的产业模式。首先需要建立规范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严格执行。还要创造契合本土文化、心理的动漫作品,形成本民族特有的动漫风格。作为运营商,要建立开放性的产品开发、发布平台,实现动漫资源的全面整合。最后,综合运用立体化营销渠道,高效推广,培育成熟的市场。
[Abstract]:If mobile animation wants to become the core competitive force in digital culture industry, it must establish a perfect industry model as soon as possible. First of all, we need to establish a standardiz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system, and strictly implement it. But also to create compatible with local culture, psychological animation works, forming the unique animation style of the nation. As an operator, to establish an open product development, release platform to achieve the full integration of animation resources. Finally, comprehensive use of three-dimensional marketing channels, efficient promotion, mature market.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G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史江滨;王璇;;日本动漫产业特点下浅探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战略[J];电影文学;2011年10期

2 张敏健;;中国元素符号与美国文化基调:拿来主义的完美演绎——评《功夫熊猫》的成功及带来的启示[J];电影评介;2008年22期

3 邓林;;动漫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西方经验对中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7期

4 流水时光;;中国首部手机动漫连续剧120集 大闹西游破石而出[J];数字通信;2006年03期

5 黄永林;徐金龙;;论民间文学资源对于国产动漫艺术的价值[J];文化遗产;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钟敏;;浅谈我国动画产业的瓶颈与解决办法[J];电影评介;2011年03期

2 王莉;孙云新;吕纯净;冯茜;;重庆数字娱乐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10期

3 韩续峰;曾静蓉;;我国动漫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初探——以《喜羊羊和灰太狼》为例[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年12期

4 周青奇;;浅谈中国动漫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4期

5 孙小云;;从《功夫熊猫》看文化全球化[J];青年文学家;2009年08期

6 胡峰;;动漫产业的集聚优势与区域竞争:自杭州观察[J];改革;2010年02期

7 程丽华;高大千;;“拿来主义”的《功夫熊猫》[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桂玉林;动漫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罗莹;动漫卡通形象的知识产权法保护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龚颖莉;政府技术创新政策模式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立军;对当代中国电视动画的思考[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3年08期

2 祁连休;试论中国各民族机智人物故事的幽默情趣[J];琼州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3 方卫平;论童话及其当代价值[J];文艺评论;1998年03期

4 李海春;;日本内容产业现状及发展要因[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桂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构建与思考[J];长江论坛;2001年01期

2 王丽君;发展文化产业问题浅论[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苑洁;文化产业行业界定的比较研究[J];理论建设;2005年01期

4 韩华;关于文化产业创新问题的思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周正兵;文化产业的盛宴[J];中华儿女(海外版);2005年01期

6 王恩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J];新长征;2005年01期

7 阎明;文化产业,统计的新热点[J];北京统计;1998年06期

8 都正一;文化产业的问题点[J];当代韩国;1998年01期

9 李英;浅谈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基本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10 张曼茵;文化产业的类型及发展特征[J];经济论坛;1999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关莉丽;;文化产业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与艺术教育[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徐建平;杨庆华;张玉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杜树雷;;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推进世界城市建设[A];建设世界城市提高首都软实力——2010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10年

4 赵允福;;我国文化产业的定位及发展模式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5 刘晓宁;;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现状、优势及策略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刘秀华;;我国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路径探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7 赵明辉;;发展文化产业 满足文化消费需求[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8 刘强;;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定位[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9 郭明兰;;借鉴国际经验 增强我省文化产业竞争力[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10 薛永武;;文化研究·文化产业与商品生产[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主持人 连冰玉;让红段子引领健康手机文化[N];光明日报;2010年

2 边吉;佳木斯移动公司圆满完成“城市之光”群众文化活动启动式通信保障工作[N];佳木斯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李白蕾;异乡共享“年夜饭”[N];福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齐展;中显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与中国移动辽源分公司成为战略合作伙伴[N];辽源日报;2010年

5 记者 陈冬;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N];厦门日报;2010年

6 记者 陈冬;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N];厦门日报;2010年

7 记者 陈冬;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N];厦门日报;2010年

8 记者 陈冬;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N];厦门日报;2010年

9 记者 陈冬;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N];厦门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陈冬;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N];厦门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斌;文化发展转型与国家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3 冯潮华;文化产业若干重要关系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晓刚;文化体制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欧培彬;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杜开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锋;文化资本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詹恂;我国网络传媒的文化产业经营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杨晓光;文化消费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沛新;文化资本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家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慧英;资源型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苏平;西双版纳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施永红;产业融合理论视角下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正凯;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6 孙安星;天津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袁炯;文化创新体系的内涵研究及文化制度创新的制度选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8 周琴;文化产业国际分工背景下的文化同质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罗幸源;论文化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10 张晓延;基于区位商的中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77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377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1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