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漫对科普传播效果的影响
[Abstract]:Animation, as a new for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s, TV science and education films and othe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opularization activities in recent years. With its vivid imag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it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shorten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ublic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nd improves the effec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opularization. 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animation, expounds the influence of animation on the eff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and probes into the strong communication effect after the fusion of the two,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G31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锋;;文化 建筑 传播——传播文化学视野中的徽州牌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刘东建;刘俐莉;;论大众传媒的发展与现代公民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燕道成;“新闻需要”“新闻需求”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戴永芳;;书法网络传播的价值取向探讨[J];书画世界;2008年06期
7 李娟;;新媒体时代文学期刊应有的文学品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8 赵禄;贾克敏;;论电视文化的传播价值取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9 刘红军;;浅谈手机微博的亲和力传播[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10 张翅;先秦法家传播思想述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兵;;休闲消费与媒介功能的调适——兼议后工业社会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2 赵毅;;信息化与学术期刊编辑的“把关”行为[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3 殷晓蓉;;网络传播与中国传播学面临的三大难题[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4 殷晓蓉;;传播学方法论的第一次冲突及其后果[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5 杨艳珊;;伊莱休·卡茨传播思想研究[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6 麻争旗;;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仇学英;;农民发展创新的传播原动力——贵阳市乌当区用科技文化传播引导农民政治参与实现农户和农村社区变迁的分析框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张殿元;;传媒内容的嬗变:作为影响机制的广告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9 欧阳正德;王健;;浅析新媒体的传播价值[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刘恕;;试论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络的交互融合——从新华社电视进驻开心网说起[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晓丽;普通高等学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司夏萌;互联网信息传播结构下的舆论涌现过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娟;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X;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世昭;农村社区既有与新兴意见领袖的博弈[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阳;电视体育谈话节目《体育评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李颖;抗战时期桂林小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林俊聪;重大突发事件对外报道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石晶;沟通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自然;;提高科技信息传播的有效性[J];记者摇篮;2008年06期
2 孙宝寅;关于科技传播研究内容的探讨[J];科技与出版;1995年06期
3 王居益;科技传播是发展畜牧业的动力[J];湖北畜牧兽医;1999年03期
4 刘世文,丁玉柱;论科技传播的人文精神[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龚花萍;加速科技信息传播与促进江西科技进步[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6 ;《科技传播》征订启事[J];科技传播;2010年23期
7 陈印军,杨瑞珍;在西部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中应重视的问题[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3年04期
8 滕树龙;;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依靠“科技传播”[J];科技潮;2009年02期
9 刘晓玲;;佩得森:倾力科技传播[J];国际公关;2009年04期
10 ;《科技传播》征订启事[J];科技传播;2010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端生;;论民族地区的科技传播及其传播生态[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2 姚诗煌;;科技传播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地位与作用[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蒋宏;;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唐书林;;电视科技传播展望[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鹏学;徐光;;科技普及是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营养[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6 汪苏华;;论科技传播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汤书昆;;当代科技传播的核心范畴——“前景传播”[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红;;构建和谐社会 让更多的人分享科技的营养[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孙宝寅;胡钰;;科学技术与科技传播[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楼旭东;;试论科技传播中动漫画、图片的作用[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爱华;网络时代的科技传播[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特约记者 柯连生;科技传播:发展迅速问题仍多[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徐世旺邋李正宏;“科技大篷车”进校园科技传播示范活动在山阳举行[N];商洛日报;2008年
4 记者 王哲;科普行动重点面对四种人[N];哈尔滨日报;2008年
5 记者 方云静;整合我区科技传播资源[N];新疆日报(汉);2005年
6 亢宽盈;第二十一讲:加大科技传播力度[N];科技日报;2007年
7 记者 刘莉;让“小蚂蚁们”更好地认识“苹果”[N];科技日报;2005年
8 记者 周君彦;二○一○山西年度科技传播奖胜出[N];科学导报;2011年
9 陈学起 王耀鹏 刘彦;三级网络惠村民[N];吉林日报;2007年
10 崔凤山 记者 何秀丽;练内功提高科技传播水平[N];哈尔滨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郑保章;我国科技传播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与调控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林坚;论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D];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
3 王秋菊;日本德川时代西方科技传播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4 娄伟;我国技术创新传播的问题与对策[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5 彭艳;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意扩散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克军;四川震后重建中的科技传播及其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马杰媛;科技传播行动系统中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马昕茹;科技传播对科技决策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4 李航;关于中国古建筑中科技知识的科技传播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何郁冰;知识创新视野中的科技传播[D];厦门大学;2002年
6 黄牡丽;网络社会科技传播方式转变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7 韩素华;网络环境下大众科技传播受众行为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3年
8 陈汉英;科技传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9 吴霜;动漫在我国科技传播中的作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吴晓江;科技传播视角下中国互联网知识问答平台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26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2526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