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动漫专业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计算机动漫专业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
【摘要】:本文论述的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计算机动漫专业工学交替教学问题,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工学交替之路。本文认为,计算机动漫专业工学交替模式进行教学的同时,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拓展与提高,建立专业标准;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健全、完善教材评审、评价机制,积极开发新课程教材;校企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把培养学生成人与成才更好地结合起来;改革学生评价系统,以确保学习效果得到更广泛、可靠的测量;树立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发展理念,促进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走向成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工学交替 校企合作 教师专业化 评价
【分类号】:TP391.4-4
【正文快照】: 引言《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要求各职业院校结合实际情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如何推进计算机动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乃桂;钟亚妮;;国际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杨军诚 ,徐克 ,贾宝余;从客体本位到主体本位:21世纪人才观[J];中国人才;2002年01期
3 龙琪,周琦峰,周志华;介绍一门与化学有关的双语课程[J];化学教育;2002年05期
4 刘剑,邹颖;思想政治教育与主题网站的建设[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卢乃桂;梁雁;赵丽;;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应对教育改革的能力[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6 钟志贤;;教学设计视域:大学教学模式的局限与走向[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7 卢乃桂,操太圣;论教师的内在改变与外在支持[J];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8 邹樱;“历史材料收集整理”开放式考试的设计与实施[J];历史教学;2002年07期
9 卢乃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国内地和香港教师的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4期
10 周明星;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邬志辉;从教育现代化到教育全球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卫花;21世纪中国成人高教教师的能力结构及其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2 柯闻秀;高校课程国际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3 金华宝;高等师范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吴玫;信息与通讯技术条件下高校教学过程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邓应选;远程教学支撑平台的研究与原型开发[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6 王丽;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与试验修订本(必修)特点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连鸿丹;提高中专学生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探索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强胜;网络环境下中学物理“探究——讨论”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学兵;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郑秀霞;新课标指导下文言文审美教育摭谈[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春霞;范小荣;;广州城建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2 袁瑞芬;;校企合作信息交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钟子建;;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6期
4 蔡丽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6期
5 王滨生;;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模式 培养软件外包的应用型人才[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1期
6 鄢靖丰;李国庆;;应用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信息通信;2011年03期
7 毛颖颖;袁浩;;校企合作化的游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1年08期
8 孟耀伟;程菊明;孟雷;;以能力为导向的高等软件职业教育培养模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8期
9 刘丽;周常青;尹明;刘喜咏;;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内容和长效机制的思考[J];电子商务;2011年09期
10 李亚男;;基于VOCSCUM课程理念的校本课程开发——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桂华;李志伟;;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间的应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2 迟丽华;;校企联合 探索深化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新模式[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谭剑林;;如何构建县级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刘勇;;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许敏;;校企深度交融 提升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水平[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体系结构研究[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孙赢;尚鲜连;王芳;;高职软件外包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与构建[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汪卫星;叶刘琴;;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卢旭成;校企合作“软”投入更重要[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2 李蓉 本报记者 吕松华;ERP走进校园 DCMS开辟校企合作新模式[N];大众科技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束洪福邋实习生 邵奎;培养ERP人才的“511”工程启动[N];科技日报;2007年
4 记者 吴棉 通讯员 李超;海南软件学院与生态软件园共建第二校区[N];海南日报;2010年
5 李京梅;自主创新造大船[N];保定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邱江勇;IBM东软产学互动发展[N];中国电子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徐阳;软件产业发展遭遇人才瓶颈[N];江苏科技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赵笛;QST青软实训与青岛8高校签署合作协议[N];青岛日报;2010年
9 记者 陈晓燕;上半年软件出口增长近5成[N];福建日报;2008年
10 记者 盛潇涵;山大威海软件研究院成立[N];威海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波;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知识转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春燕;基于B/S结构的校企合作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8年
2 丁国香;高职校企合作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林婧;“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效果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翼;基于B/S架构的“工学交替”教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淑颖;服装设计实习教育资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1年
6 陈杰;创智NIIT嵌入式教育项目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刘博;教育技术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案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孔荣华;基于ERP视角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李雯;对日软件外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82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ongmansheji/982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