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广告艺术论文 >

“企业形象广告”偏差论

发布时间:2018-01-23 23:06

  本文关键词: 企业形象广告 大众媒介 企业名称 行为规范 新闻报道 企业形象塑造 新闻五要素 受众注意 大众传媒 形象传播 出处:《新闻大学》199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 在我国的广告活动中,一种新颖的广告常常会引起竞相仿效,导致广告设计雷同、广告效果下降。刚刚兴起的企业形象广告正处于这种境况中。确切地说,现时的企业形象广告已经发生了程度较深的偏差,本文试图从企业形象广告的由来、特性、效果三个方面寻找偏差的原因,并探讨纠正的方向。 一、“企业形象广告”的缘起 企业形象广告出现时间虽短,但中央大报和省市级报纸上都可以见到,成为报纸媒介特有的广告类型。这些广告的设计大体相同,通常占用整版篇幅,文字长,图片多。除企业名称、标志、口号外,大量的空间被用来填充企业的创业史、经济实绩、管理制度、技术更新、主管部门评价等信息。信息的编码方式类似于通讯或特稿,新闻五要素俱全。
[Abstract]:In the advertising activities of our country, a novel advertisement often causes competition and emulation, which leads to the same design of the advertisement and the decline of the advertising effect. The newly rising corporate image advertisement is in this situation. To be exact. The present enterprise image advertisement has already had the deep deviation, 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the enterprise image advertisement origin, the characteristic, the effect three aspects seeks for the deviation reason, and discusses the correct direction. The origin of "corporate image advertisement" is that although the appearance time of enterprise image advertisement is short, it can be seen in both the central newspaper and the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newspapers, and it has become the special advertising type of newspaper medium. The design of these advertisements is basically the same. In addition to enterprise names, signs, slogans, a large number of space is used to fill the enterprise's entrepreneurial history, economic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technology updates. Information such as department evaluation. Information coding is similar to newsletters or feature articles, the five elements of news.
【作者单位】: 复旦新闻学院
【分类号】:F272
【正文快照】: 在我国的广告活动中,一种新颖的广告常常会引起竞相仿效,导致广告设计雷同、广告效果下降。刚刚兴起的企业形象广告正处于这种境况中。确切地说,现时的企业形象广告已经发生了程度较深的偏差,本文试图从企业形象广告的由来、特性、效果三个方面寻找偏差的原因,并探讨纠正的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雄;;CI大势已去 BPD初露端倪[J];品牌;2002年05期

2 王溪灏;;试论企业危机管理[J];企业研究;2011年12期

3 刘仲平;;安全与企业形象的关系系统[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4 胡强;;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下的企业形象策划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年14期

5 孙伯奇;李佳;朱新军;;企业新型公关——网络公关[J];企业导报;2011年11期

6 ;2010年信用企业形象展示[J];企业管理;2011年07期

7 刘振华;;从企业的生命周期解读企业的生存危机[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8 尹发跃;;危机处理应“市而为[J];新经济;2001年09期

9 赵凤启;张慧勇;;论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科学发展的关系[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4期

10 范家铭;;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裴太昌;;企业经营思想嬗变[A];长治—晋城高速公路总结大会专辑[C];2004年

2 宁绍强;;产品形象的内涵及对企业经济创新发展的作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坚持建设企业形象管理工程 促进提高企业整体素质[A];全国乡镇企业管理工作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周青松;;企业形象与导入CIS战略的客观审视[A];“以德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庆辉;;如何塑造成功的企业形象[A];北京食品学会2004年论文集[C];2004年

6 陈毅文;陈尧坤;马谋超;;不同行业的企业形象要素体系的共性与个性[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7 胡成华;;企业形象决定企业生命[A];公关与企业发展——名牌战略与企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钱建华;;建设企业文化 塑造企业形象[A];福建企业文化在创新——福建省企业文化创新研讨暨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焦建国;;塑造企业形象 建设企业文化[A];“以德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苏小玲;;企业环境形象的功能及其创设[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企业形象面面观[N];广东科技报;2004年

2 本报综合报道;奔驰——企业形象重于一切[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资料来源:慧聪网;企业形象树立需要付诸管理[N];经济参考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郑建玲;重塑企业形象从“真”开始[N];中国质量报;2009年

5 李国臣;浅析社会公益活动对提升企业形象的作用[N];中华新闻报;2009年

6 记者 陈绵钦 通讯员 庄志远;展示企业形象及产品特色[N];汕尾日报;2009年

7 刘艳霞;从500飞跃到5200[N];中国邮政报;2009年

8 杨洪奇;塑造企业形象的关键在于“树人”[N];平顶山日报;2010年

9 安徽铜陵有色铜山矿业公司 孔令海;主人翁精神与企业形象[N];中国矿业报;2011年

10 欧阳菲;浅谈企业形象的塑造[N];中国黄金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建中;企业形象及其创新探究[D];东北大学;2006年

2 秦启文;企业理念的理性反思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潘孝富;生产型企业员工积极组织行为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关家莉;跨国企业的全球化公关策略[D];复旦大学;2008年

5 周文瑜;供电服务质量综合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6 龙成志;消费品品牌形象的绩效路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7 徐雪松;企业慈善行为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刘娜;企业战略管理中企业社会责任融入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孙莹;企业人格视域中的企业声誉评价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赵富强;基于PLS路径模型的顾客满意度测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莉;企业文化构建与企业形象塑造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欣欣;产品形象识别与企业品牌建设[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浩光;论中国小型企业CIS战略的导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杜文华;企业声誉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邹名远;新经济形态下企业形象构建及提升攻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6 刘海麓;企业形象战略理论、实务与方法[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7 王婷;网络公关中的企业形象塑造[D];暨南大学;2007年

8 邓雷;医院形象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9 郭秋云;企业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10 宋春梅;企业文化的作用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58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1458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8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