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广告艺术论文 >

逆向思维在广告信息传达中的趣味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24 14:50
【摘要】:国内广告的发展至今已近30年,30年的发展和进步也打开了我国广告业的发展与世界接轨的大门。广告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与国家对广告教育事业的帮助和支持有着必然的联系,也是我国高校教育市场化的改革的开始。跟广告的发源国家相比我们还远远有要学习和借鉴之处,而广告事业的前进也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广告创意路线。 威廉.伯恩巴克认为“广告不是科学,而是一门劝说的艺术。”艺术家所要突破的,就是科学规律中的规则,于是逆向思维在广告创意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它是一种违背了自然规律,改变人们常规模式的思维方式,是创新与发现甚至是成功的一种捷径。逆向思维能让复杂的问题变简单,困难的问题变轻松,其思维方式分为反转型逆向思维、转换型逆向思维、缺点逆向思维三大类型,指导我们从事物结构、属性、看问题的角度、因果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更加全面地分析事物的对立面,找到破解阻碍的新突破。逆向思维的特征符合广告创意策略中的真实性、艺术性、批判性、原创性、突破性原则,,让广告创意更有穿透力、更有黏着力、更有传播力。 让受众记住了的广告才是成功的,才更有说服力,趣味广告无疑是推波助澜的最好手。广告主根据不同的媒介载体各自的优势和弊端来选择合适的广告媒介,同样也是对趣味广告的表现手法的不同选择。而趣味广告之所以成功主要还是由于它的幽默性、含蓄性、突破性、互动性、生动性和记忆性来取胜的。而我最主要想表达的,就是在趣味广告的创意过程中,逆向思维是如何表达其作用的。换言之,也就是逆向思维的表达方式和功效。逆向思维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大量成功地广告案例的分析,分为比例逆反、空间逆反、秩序逆反、材质逆反、行为逆反和内容物逆反六大类别。对表达方式的清晰分类和准确掌握,有助于我们在广告创意的过程中规整理自己的思路,并且能更好地发挥创意元素与传播媒介的共同作用。逆向思维是激发广告创意的一把利剑,是广告业发展途中最高的跳板,而今我们也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不错的广告作品的涌现,给予了新生代的广告人们更多的动力,也正在加快我们发展和前进的步伐。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dvertising has been nearly 30 years,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has opened the door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dvertising industry in line with the world.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advertising industry is inevitably related to the help and support of the state to the advertising education, and it is also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market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Compared with the country of origin of advertising, we still have much to learn and learn fro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dvertising also needs to follow the creative route of advertis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illiam "Advertising is not science, but the art of persuasion," says Burnbak. What the artist wants to break through is the rule of scientific law, so reverse thinking comes into being in the process of advertising creativity. It is a way of thinking that violates the laws of nature and changes people's conventional patterns. It is a shortcut to innovation, discovery and even success. Reverse thinking can simplify complex problems and ease difficult problems. Its thinking mod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reverse thinking, and reverse thinking, which can guide us from the structure and attributes of thing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roblem, causality and other factors, we can analyze the opposite of things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find a new breakthrough to break through obstacl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verse thinking accord with the principles of authenticity, artistry, criticism, originality and breakthrough in advertising creative strategy. Let the audience remember the advertising is successful, more persuasive, interesting advertising is undoubtedly the best hand. Advertisers choose suitable advertising media according to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media carriers. The success of interesting advertising is mainly due to its humor, implicature, breakthrough, interactivity, vividness and memory to win.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 want to express is how reverse thinking expresses its function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interesting advertising. In other words, the expression and efficacy of reverse think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successful advertising cases, the expression of reverse thinking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categories: proportional inversion, spatial inversion, order inversion, material inversion, behavioral inversion and content inversion. The clear classification and accurate mastering of the expression will help us to arrange our own ideas in the process of advertising creativity, and can better play the role of creative elements and media. Reverse thinking is a sharp sword to stimulate advertising creativity and the highest springboard on the wa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dvertising industry. Now we can also see the emergence of more and more good advertising works, giving more impetus to the new generation of advertisers. We are also speeding up our pace of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71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敦才;;浅谈数学中的逆向思维[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7期

2 钱家荣;;逆向思维为商场胜算加分[J];大众心理学;2006年04期

3 ;牛根生的逆向思维[J];印刷经理人;2011年07期

4 赵华;米彦泽;;对广告文化的现象学解读[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王文涓;;广告与后现代美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王伟伟;;浅谈为中国消费者造梦的广告文化[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6期

7 于丽丽;;逆道[J];发现;2010年05期

8 孙博为;;逆向思维推动 Perkins本土化发展路径[J];工程机械;2011年09期

9 佚名;;小小纸箱给她带来30万[J];农家参谋;2011年06期

10 宗小岸;;不用明星的伊卡璐[J];医学美学美容(财智);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雪丽;;论广告文化中的道德问题[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彭志伟;;逆向思维在用人中的尝试[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白金华;;在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益处[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张殿元;;广告文化批判研究范式刍议[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5 刘淑娟;李文诠;;广告创意的灵魂是先进文化[A];用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陕西省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苗彦霞;;中医逆向思维四法[A];全国第四次中医科研方法学暨花生枝叶治疗失眠症研究成果汇报学术研讨会专家讲课和学术论文集[C];2009年

7 谭俊材;邬华勇;;设备检修工作中的逆向思维[A];第三届全国现代设备管理及应用技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4年

8 王静;;班级管理的逆向思维[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9 叶建新;刘大宣;张国珍;;电视节目中的创作思维[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10 刘昌林;;研究工程图样的逆向思维探索[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娄雷;浅谈小学逆向思维教学[N];伊犁日报(汉);2008年

2 葛克友;创新,需要逆向思维[N];解放军报;2009年

3 崔凯 贾爱国 谢永锋;巧用逆向思维化解思维难题[N];解放军报;2009年

4 衡阳市五中 凌淑云;教学中何妨来点逆向思维[N];衡阳日报;2009年

5 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王树超 罗峰;逆向思维看家庭过期药品回收[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王续琨;逆向思维促和谐[N];大连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军;逆向思维钻研促释技术[N];农资导报;2011年

8 龙岗;广告也须重导向[N];中国工商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俞春华;逆向思维带产能提升[N];中国石化报;2011年

10 暨南大学营销学教授 张计划;逆向思维更有“钱途”[N];中国服饰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延洲;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中学数学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令军;基于文化视角的农产品品牌构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朕宇;《新闻报》广告与近代上海休闲生活的建构(1927-1937)[D];复旦大学;2009年

4 杨文君;杭稚英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青青;逆向思维在广告信息传达中的趣味性分析[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2 于文涛;沉沦与超越[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杨莎莎;仪式理论视角下的广告文化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程曼欣;争议广告的话语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5 王秋荣;信息技术课程中逆向思维式教学策略设计与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涂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学术研究的轨迹与规律[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红飞;20世纪20-30年代月份牌广告与上海市民生活[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廖直洲;新媒体语境下的广告文化生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佳贺;论工业设计元素对广告产品化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纪栋妮;广告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01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2201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1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