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批判阅读能力测试的探索研究:从考试规范到实施
发布时间:2019-07-30 21:24
【摘要】: 批判阅读是高水平的阅读活动,它需要读者的积极参与。批判阅读不仅仅分析文本说什么,而且分析如何说。批判能力被看作是学识的第四个维度,也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之一。 批判阅读在现代外语教与学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较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乐于接触原版的杂志、报纸、期刊、传单等读物,他们使用互联网了解新闻、学习知识和查找论据,他们应该批判地阅读这些资料,他们的批判阅读能力需要被测试出来。 然而,目前没有专门的批判阅读测试,广为接受的英语测试只能提供一些启示而不是解决办法。因此,本研究旨在开发一个面向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的批判阅读测试。它是交际语言测试,是水平测试,是综合性质的测试,是标准参照测试。 本研究的理论目标是明确批判阅读能力的构念。该构念借助三个框架体现出来:批判阅读框架、批判阅读能力分类表和批判阅读测试考点清单。本研究的实践目标是依据构念,设计批判阅读测试考试规范并编制试卷。 广泛的文献综述为开发批判阅读测试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整合“批判性”、“批判阅读”和“批判阅读能力”的定义,上述三个框架得以建立。批判阅读框架强调读者立场、修辞阅读和关联阅读;批判阅读能力的分类包括四层:结构分析层、修辞分析层、关联层和整体评价层。测试考点清单由四个部分组成:分析段落、理解深层含义、评价文本和回应文本。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包含若干方面,如区分不同论点、评价论据、识别煽情和逻辑谬误、表达个人观点等等。 考试规范是测试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部分,也是本研究的核心成果之一。该规范的设计以批判阅读能力构念为基础,描述测试的一些关键要素,如受试人群、测试目的、考察要点、试卷结构等。 根据拟定的考试规范,一份批判阅读测试原型试卷被编制出来。该试卷由五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包含一篇特定文体的文章,如说明文、论说文、广告和观点述评等。每一篇文章后面有四至五个问题。最后一部分要求跨文本阅读,读两篇同一话题但观点不同的文章,之后写出自己的观点。题型的设计依据文体而定,考点取样于测试考点清单。采用的五种题型是多项选则题型、简答题型、搭配题型、写短文和写摘要。 为检验批判阅读测试的效度,本论文提出以下六个研究问题: 1)依据考试规范设计的项目能否测出批判阅读能力? 2)批判阅读能力分成四个层次是否合理? 3)阅读文本如何体现批判阅读能力要求? 4)哪些题型可以有效测出批判阅读能力? 5)批判阅读能力测试适合何类考生何时参加? 6)批判阅读测试的后效是什么? 共有229名学生和6名专家参与本研究。为保证研究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三种方法:问卷调查、访谈和试卷实测。三个问卷调查表用来收集定量数据,分别说明学生对文体和阅读考点的态度以及对试卷的评价。访谈问题用来收集定性数据,揭露定量数据的潜在原因。试卷分数用来提供统计证据。 预测在批判阅读培训课上进行,有33名学生参加。他们在课上了解CR, CRA和CRT的含义,并学习评价文本时常用的术语,如煽情和逻辑谬误等。在尝试批判地分析一篇演说文本之后,他们填写问卷调查并作答试题。根据预测结果,培训课的讲义、问卷调查和试卷各有少许修改。 随后的实验数据分析采用多种方法。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用来处理问卷调查中的定量数据;克伦巴赫а值、因素分析和碎石图等用来验证问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信度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和T检验用于分析试卷分数数据。访谈中的定性数据被转录下来用于进一步解释分析结果。 本论文的结论部分首先详细阐述批判阅读测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归纳对六个研究问题的回答。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批判阅读测试的效度较好,其测试批判阅读能力的目的能够实现。批判阅读能力分成四个层次也是合理的,这种分类有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阅读材料本身的确有批判阅读的要求,但不同的文体侧重不同层次的批判阅读能力。写短文和写摘要被看作具有同等效力,能最有效地测出批判阅读能力,但对测试试卷而言,搭配题型是最合适的题型。批判阅读测试的受试人群不应只局限在高年级英语专业学生,任何有批判阅读知识和经历的高水平英语学习者都可以参加。最后,访谈数据表明批判阅读测试将对英语阅读教与学产生积极的反拨作用。 此外,结论部分还就考试规范如何修改给以说明,并给出本研究的一些启示,也指出了本研究的贡献、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H319
本文编号:2521159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H3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基刚;;从日本STEP考试改革看中国CET考试改革[J];国外外语教学;2006年01期
2 孔文,李清华;语言测试真实性的多维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伍素芬;英语阅读教学与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学研究;2003年03期
4 金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思路与未来展望——解读《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05期
5 李玉平;;互文性新论[J];南开学报;2006年03期
6 张新军;互文性:从索绪尔到万维网——Graham Allen《互文性》评介[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李瑞芳;外语教学与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外语教学;2002年05期
8 姚喜明,潘攀;英语阅读理论研究的发展[J];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9 罗婷;论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论[J];国外文学;2001年04期
10 桂诗春;认知与语言测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伟;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批判[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211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252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