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移动电视广告应用策略探析——基于公交移动电视和传统电视的特点比较
本文关键词:公交移动电视广告应用策略探析——基于公交移动电视和传统电视的特点比较
【摘要】:比较公交移动电视和传统电视,结合接受环境的公共场合性、强制收看、移动收看等公交移动电视的三大特点,文章提出三项公交移动电视广告应用策略:某些广告类型应被限制,广告设计应以激发受众兴趣、引起受众注意为原则,广告应以画面为主,以声音、字幕为辅,尽量短小。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广告 电视 公交移动电视
【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法治新闻的法治化架构”研究成果(2010YBZH57) 西南政法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资助项目“新媒体的法律规制”
【分类号】:G206-F;F713.8
【正文快照】: 2007年世通华纳经营的“卖动传媒”在全国启动,标志着公交移动电视划地而治、分散经营的局面被打破。[1]2010年8月的有关调查显示,97.3%的公交受众会留意移动电视。[2]公交移动电视不是传统媒体和公交车环境的简单相加,而是综合两者特点形成的新媒体。将传统电视广告播放于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印富贵;;公交移动电视广告的传播价值分析——以常州公交为例[J];现代商业;2010年32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倩;我国公交移动电视的产业运营与发展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国生;广告主题的“具象”与“拟境”——我国电视广告画面创意技巧谈微[J];声屏世界;1994年06期
2 冯小乙;;公交移动电视新闻资讯类节目的现状及传播效果——以南宁市公交移动电视为例[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4期
3 杨璐;宋倩;孟俊;;受众接触与使用公交移动电视现状考察分析——以昆明地区为样本[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季娴;;从传播学视角透析公交移动电视节目[J];现代视听;2010年03期
5 范轶阳;;户外电视的传播学分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舒坤秀;王楠;王琪;;2009年公交电视发展与研究综述[J];现代视听;2010年03期
7 罗yN晟;;打造公交移动电视“广告快餐”[J];新闻爱好者;2011年01期
8 余婕;;报纸传媒的广告创意与表现[J];社科纵横;2008年03期
9 谢宏娟;;公交移动电视传播效果的考察与评估——以南京地区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0年10期
10 陈韵昭;;传的回馈[J];新闻大学;198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晓红;;经济信息在苏南农村的传播现状调查研究[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叶丹;;在颠覆传统中创新未来——谈媒体内容管理的发展方向[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8年
3 童菲;;信息·均衡:“议程设置”与“沉默螺旋”的博弈解读[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占莉芳;武文颖;;虚拟的悖反——关于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反馈机制有效性的思考[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吴庚振;郭芳;;“超女现象”的受众心理分析[A];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伟;陈孝政;;以受众为本,指导科学传播实践[A];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C];2010年
7 靳雷;;面对多元受众的科普广播[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石长顺;向培凤;;电视新闻传播与受众的主体性构建机制[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9 徐建敏;;建立广播电视受众为内容支付的理念[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10 黄时进;;受众媒介素养:构建科学传播的基石[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文兆;“垃圾广告”的八种表现[N];中华新闻报;2004年
2 黄燕;“放下身段”抓读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王量迪;让气象新闻化为报纸竞争利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4 杨静;作为消费者的读者[N];中国建材报;2004年
5 朱学东(新生代传媒顾问公司总经理);谁的眼睛在看[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6 解廷民 张明芳;镜头,,向平民化聚焦[N];中华新闻报;2002年
7 ;走出新闻娱乐化的泥潭[N];中华新闻报;2005年
8 朱玉兰;努力突“围” 让作品出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9 王丽;社会效益:新闻不可或缺的价值[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10 高颖;浅议网络信息传播受众的心理[N];吉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林;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研究——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D];四川大学;2004年
2 周葆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考察[D];复旦大学;2005年
3 孙德宏;新闻的审美传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毅;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郑西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播学发展轨迹[D];复旦大学;2004年
6 汤莉萍;视听媒体新变革[D];四川大学;2007年
7 刘强;融合媒体的受众采纳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文杰;策划媒介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9 陈华明;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隐私话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杨琴;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娟;论新闻的“民本位”[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朱鹏虹;电视节目形态的市场效应与调节[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兰天;论新时期典型报道的发展与变革[D];南昌大学;2008年
4 曹徐岚;恩施地区新闻传播事业与地区经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朱志宇;从受众心理探析电视纪录片的创作[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王文娟;从IMC视角分析新闻媒介营销[D];广西大学;2007年
7 刘玉芝;我国新闻工作者道德价值选择[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智敏;基于受众生活形态的环境媒体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蒋婧;展示信息的有效传播[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年
10 王若琳;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中的心理互动[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58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55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