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形修辞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借形修辞方法研究
【摘要】:借形是一种值得关注的修辞方法,借形的分类、特点和具体应用都是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借形有汉字借形与字母借形、简单借形与复杂借形之分。借形主要的特点是以所借字(母)形与描写对象之间的相似性为客观基础,以及所选取的汉字多是常用字等。借形的宗旨是追求直观形象、经济简省、准确逼真。通过与借形有关的相近修辞方法进行比较区分,可以看出借形是形貌修辞中修辞效果最明显、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与素质教育中心;
【关键词】: 借形 修辞方法 文字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图文互动在安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范式研究”(项目编号AHSK11-12D253)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安徽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合肥为例”(项目编号SK2012A098)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经费项目“基于视觉传达的汉字超常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1HGXJ1442)
【分类号】:H15
【正文快照】: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重要的交际工具。”①文字有形、音、义,与语言相比,语言仅仅有音、义而无形,与图画相比,图画有形和义而无音。文字这三方面的特征,使它在记录语言,传递信息、传承文化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人们一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志强;汉字形体修辞效应[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金声;汉语仿词与英语类比构词之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陈芙蓉;试论语境中的语义理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曹德和;修辞学是否属于边缘学科讨论述评[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4 于广元;借代的认知解释[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5 杨玲;PUN,双关?[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刘珍;浅析语境对委婉语语义的解释功能[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康响英;论模糊语言的弹性功能[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曹石珠;加强非语言要素的修辞研究构建完整的汉语修辞学体系[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9 曹石珠;汉字修辞可以构成修辞格[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10 吴亚芝,林大津;法律语言准确性的再认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琼;;移就的语言结构形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金福年;现代汉语颜色词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唐震;理性视域的西方战略管理思想批判[D];河海大学;2004年
5 龚芬;论戏剧语言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张黎黎;在永恒中结晶[D];苏州大学;2005年
7 陈文杰;早期汉译佛典语言研究[D];四川大学;2000年
8 戴忠信;外语言语交际能力形成过程:个体体验理论视角[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奕;清代中期经学家文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曾建彬;下义关系的认知语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强;夸张和低调的英汉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严灵;论俄语篇章中的景物描写[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周春林;艺术语言运思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孙静;论语境顺应[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5 罗怿;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谈隐喻翻译[D];四川大学;2002年
6 唐小春;中英文常用修辞格对比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7 张立驰;论《尘埃落定》的语言诗性美[D];安徽大学;2003年
8 崔桂珍;[D];安徽大学;2003年
9 沈广湫 ;论英语幽默语言的汉译策略[D];广西大学;2003年
10 王磊;英汉模糊修辞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浅析汉语修辞中折射的汉民族思维方式[J];新闻世界;2011年06期
2 于跃;;有感“比喻”修辞方法承载的文化智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3 才国贤;;怎样区别“互文”与“合叙”[J];阅读与写作;2011年07期
4 刘洁;杨超;;浅析《红楼梦》回目的修辞艺术[J];语文知识;2011年02期
5 默铧;;科技论文写作讲义[J];北方蚕业;2011年02期
6 李黔;;小议修辞手法在标题中的运用——以《人民日报》为例[J];南方论刊;2011年S1期
7 梁丹;;探析言语艺术的奇葩——隐喻及其应用[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于家杰;;网络流行语修辞应用论析[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胡毅;;浅谈广播语言与修辞学的关联[J];大舞台;2011年07期
10 黄朝恒;葛璇;;论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中的谐音教学[J];语文学刊;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加亮;;论民谣的修辞方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黄薇;;微探建瓯方言熟语歌谣的语言[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钟玖英;;委婉格质疑[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5 王铁民;;我所理解的修辞原则[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6 田永明;;文章贵在有情趣[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7 刘延新;;推动中国修辞学走向新纪元——读《修辞学通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范玉柱;;继往开来又一春——读王希杰《修辞学导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施春宏;;关于成语用变和演变的思考——从几则成语的现实使用谈起[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郑颐寿;;简评台湾修辞学研究之“广”与“深”[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家永;《且介亭杂文》中“且”字的读音问题[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2 王远友;汉语词汇中的借代现象[N];语言文字周报;2008年
3 盛林(南京大学);貌合神离的词语[N];文汇报;2003年
4 沈锡伦;语言中的类推现象[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5 赵登岩;教授何必将互文说成歧视[N];江苏科技报;2009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罗春雷;布依族谚语[N];黔西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乔俊杰;李善《文选注》修辞训诂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2 翟宜疆;水文造字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庄刚琴;由否定性到不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媛;语言学理论在广告文本中的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张红霞;现代汉语修辞造词考察[D];四川大学;2004年
3 胡光美;汉语谐音现象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4 李雅婷;化妆品广告的劝说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姜梅花;关于汉语中的日系外来语[D];浙江大学;2007年
6 李珏;关于汉语和日语中的外来语的考察[D];浙江大学;2007年
7 刘lm雪;纳西东巴经《大祭风·超度男女殉情者·制作木身》字释及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崔宁;单音节颜色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张静;关联理论、隐喻及翻译[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张毅;纳西东巴经《黑白战争》字释及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51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5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