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广府粤语覃谈分韵的历史层次

发布时间:2017-10-20 10:27

  本文关键词:广府粤语覃谈分韵的历史层次


  更多相关文章: 粤语 重韵 语音层次 考本字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代方言和历史文献的考证,证明中古覃、谈重韵的区别在粤方言广府片中是确实存在的,这和《切韵》音系相合,而前人相关论断有误。粤语的覃谈相别,主要反映在口语中,在声母条件上与吴语、赣语、徽语一样局限于端系,而不像闽语、客家话那样还表现在见系。覃韵的早期形式为圆唇的[om/op],晚近形式为,与谈韵相区别。
【作者单位】: 澳门科技大学通识教育部;
【关键词】粤语 重韵 语音层次 考本字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外珍藏汉语文献与南方明清汉语研究”(项目编号:12&ZD178)的阶段性成果 澳门基金会项目“廖廷枢与19世纪中叶澳门及周边地区粤方言语音”(项目编号:0257)的资助
【分类号】:H178
【正文快照】: §1引言《切韵》开口一等重韵覃、谈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混问题自高本汉以来就是学界关注的热点,由此形成的拟音处理诸家争论不休。此前,很多学者如王洪君①、鲁国尧②、吴瑞文③、马德强④等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作了较大篇幅的讨论。以粤语为例,上述学者都认为粤方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宛如;广州话本字考[J];方言;1980年03期

2 蔡权;;广西廉州方言音系[J];方言;1987年01期

3 彭小川;广东南海(沙头)方言音系[J];方言;1990年01期

4 何伟棠;广东增城方言同音字汇[J];方言;1990年04期

5 谢建猷;南宁白话同音字汇[J];方言;1994年04期

6 魏字文;五华方言同音字汇[J];方言;1997年03期

7 李永玲;;北海白话语音[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8 彭小川;粤语韵书《分韵撮要》及其韵母系统[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9 余伟文;;对一些广州话本字的考证[J];广州研究;1984年03期

10 李金阳;;广西北海市区白话同音字汇[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德强;重韵的性质、类别及其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反映[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萍;;从东晋李轨音切看切韵音系里的重纽现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彭建国;湘语果摄字的历史层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钱虹;;《现代汉语词典》联绵字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储泰松;唐五代关中诗人律诗失律现象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孙立新;;关中方言的“的”字以及与之有关的几个问题[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曹强;王玉鼎;;古疑影母在海原方言中的演变[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刘祥友;;湘南土话中t、th特殊音读的来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8 黄交军;;王梵志《吾富有钱时》诗“貌哨”一词义正[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黄易青;;从宋跋本王仁f+《刊谬补缺切韵》看唇音字的开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宋洪民;段玉裁的困惑与中国语言学的走向——历史语言学的吸纳是中国传统语言学发展的逻辑必然[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茂林;刘新中;;两阳粤语阳江话几个辅音的语音学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甘春妍;邱月;阮明华;;粤方言为母语的学生PSC案例分析研究[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黎金娥;英语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阮大瞿越(Nguy(?)n (?)i C(?) Vi(?)t;十七世纪越南汉字音(A类)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5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越川;四川西南官话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周傲生;《切韵》的音韵格局[D];浙江大学;2008年

8 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贾璐;朱熹训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林颂育;论汉语方言的文白异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丽娜;语言接触中的句法演变[D];湘潭大学;2010年

2 张雪丽;洪洞方言“X+人”式使感形容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仝欣;中古阳声韵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演变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金发;《马氏等音》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郝新泽;《同音字辨》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谢建娘;王植《韵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蔡晓娟;《洪武正韵》多音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曾燕霞;试论高本汉《汉文典》的上古声母系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孟威;一、二、三、四等的来源、特点与演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柯建林;清孙PX《尔雅直音》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宇;东南方言关系综论[J];方言;1999年01期

2 侯小英;;广东龙川县佗城客家方言音系[J];方言;2008年02期

3 王福堂;关于客家话和赣方言的分合问题[J];方言;1998年01期

4 居思信;元魂痕诸韵的历史考察[J];齐鲁学刊;1985年04期

5 林立芳;;梅县话同音字汇[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6 郑张尚芳;;上古韵母系统和四等、介音、声调的发源问题[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7 李新魁;论《广韵》音系的三等韵[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8 丁邦新;;重建汉语中古音系的一些想法[J];中国语文;1995年06期

9 秋谷裕幸;;早期吴语支脂之韵和鱼韵的历史层次[J];中国语文;2002年05期

10 徐朝东;;蒋藏本《唐韵》异常音切考察[J];中国语文;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赖汉林;石城话语音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璧菀;怀集白话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可珍;江西石城方言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磊;韦扬波;;罗城龙岸土拐话语音系统[J];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赵彤;;《分韵撮要》的声母问题[J];语文研究;2007年01期

3 吴芳;甘于恩;;粤语多源论[J];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02期

4 李新魁;粤音与古音[J];学术研究;1996年08期

5 李敬忠;再谈粤语[J];学术论坛;2000年04期

6 詹伯慧;粤语研究的当前课题[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埋单"还是"买单"?[J];咬文嚼字;2004年11期

8 王惠,秦秀白;粤语中的英语译词探微[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甘于恩,吴芳;平话系属争论中的逻辑问题[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10 罗康宁;;粤语与岭南文化的形成[J];学术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君忾;;格律诗词之粤语吟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2 殷树林;;也论文白异读与语音层次[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吕君忾;;“中华吟诵周”学术论坛发言稿[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4 王茂林;刘新中;;两阳粤语阳江话几个辅音的语音学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韩维新;;粤语常用入声字的普通话声调习得偏姢研究[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游汝杰;;汉语方言竞争力比较(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7 张励妍;;从普通话诊断服务看粤方言区人的语音难点[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韩玉华;;香港考生在PSC“说话”中常见的语法偏误分析[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罗美珍;;客家人及其语言和文化[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10 童小娥;;从各地的语言政策和语言使用情况看普通话的推广[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潮白;粤语远未到辩论存废之时[N];南方日报;2010年

2 张明扬 曹柳莺;李公明谈粤语频道存废之争[N];东方早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邓圩;广州激辩“粤语保卫战”[N];人民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墨;普粤之争没事找事[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5 记者 赵新星 谢苗枫 实习生 王潇雨 李碧娇;粤语要发展,得有新词汇?[N];南方日报;2011年

6 ;美华埠兴起普通话粤语失宠[N];世界报;2009年

7 车晓蕙 郑天虹 赖雨晨;粤普之争 折射社会变迁下的多元文化冲突[N];西部时报;2010年

8 记者 于敢勇 通讯员 陈炳文、李文华;肇庆发现古粤语“活化石”[N];广州日报;2004年

9 记者 文远竹邋实习生 王亮;粤语作报告 广州不流行[N];广州日报;2007年

10 郑张尚芳;新词的引入与传播[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言发;澳门粤语音系的历史变迁及其成因[D];北京大学;2013年

2 甘于恩;广东四邑方言语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3 陈志清;粤语音韵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4 马德强;重韵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谭晓平;江永勉语与汉语的接触与演变[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侯小英;东江中上游本地话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袁振华;香港南亚裔学生中文学习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温美姬;梅县方言古语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唐七元;汉语方言同源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许們;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洪;湛江市三个粤语点语音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2 孙锡亮;澳门粤语中的葡语借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3 杨梅;湖南省临澧县珠日话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岳俊丽;晋语沁源县王陶话语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玛突来维切·帕维尔(Matulewicz Pawel);粤语特殊方言用字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6 陈力志;澳门土生葡语粤语借用词语初探[D];暨南大学;2002年

7 莫育珍;从特征词看桂南平话与粤方言的关系[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8 叶建文;香港粤语与英语的混用现象[D];西南大学;2006年

9 黄丽华;佛山粤语的代词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林俐;粤语能性述补结构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66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66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5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