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民间故事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前,国内出版的相关汉语教材中有一些散见的中国民间故事,但由于编者和教师缺乏对国外文化和习俗的了解,对教学对象的文化个性认识不足,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往往会忽视文化差异性问题,不利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学习,甚至会引起学生学习上的误导,尤其是中高级阶段的学生,他们缺乏的不是汉语的基本知识,而是如何巧妙地使用汉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文化背景知识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背景知识,是不能真正学好汉语的。中国民间故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韵味,选取趣味性和逻辑性较强的故事题材,融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能很好地传递中华文化,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民间故事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重会逐步提高。 本文以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语言学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关于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成果,切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中国民间故事用于教学所存在的体裁、题材选取、文化差异及偏误等主要问题,对相应的教材编写策略、教学策略、途径和方法等开展研究;探讨中国民间故事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应用价值,并以具体的教学设计为案例进行理论的和实践的论证。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以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查找文献、认真研究分析,借鉴相关经验;结合课堂教学分析相关的教材、课文内容、案例,尝试在教学中探讨中国民间故事的教育魅力。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建立一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自我监察机制,使得教师能够更加直观地掌握学生的偏误,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本文试图总结出适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策略、教学技巧和在教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中国民间故事用于教学提供参考借鉴,以更好地促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民间故事 汉语 第二语言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9-10
- 1.2 民间故事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发展现状10-11
- 1.3 研究方法11-12
- 1.4 研究思路12-13
- 第二章 民间故事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13-19
- 2.1 民间故事的定义与分类13
- 2.2 民间故事的价值与地位13-14
- 2.2.1 民间故事适用于二语学习的特征13-14
- 2.2.2 民间故事的价值14
- 2.3 民间故事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关系14-16
- 2.3.1 民间故事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能弘扬中华民族文化14-15
- 2.3.2 民间故事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15-16
- 2.4 民间故事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可行性16-19
- 2.4.1 民间故事的趣味性与学习者学习兴趣相契合16
- 2.4.2 民间故事语言的平民化与学生学习汉语语言发展特点相契合16-19
- 第三章 民间故事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19-29
- 3.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学习汉语的特点19-20
- 3.1.1 生理特点19
- 3.1.2 心理特点19-20
- 3.1.3 认知特点20
- 3.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民间故事教学20-23
- 3.2.1 现实性故事与虚幻性故事的教学21-22
- 3.2.2 神话童话故事的教学22
- 3.2.3 动物寓言故事的教学22-23
- 3.3 民间故事教学的基本特点23-25
- 3.3.1 趣味性23-24
- 3.3.2 知识性24
- 3.3.3 任务性24-25
- 3.3.4 竞争性25
- 3.4 民间故事教学的原则25-27
- 3.4.1 精讲多练原则26
- 3.4.2 学生心理引导原则26
- 3.4.3 语言交际性培养原则26
- 3.4.4 第一与第二语言对比原则26
- 3.4.5 教材选用适切性原则26-27
- 3.4.6 教材选用的趣味性原则27
- 3.5 民间故事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27
- 3.6 民间故事文化与学生语言教学27-29
- 3.6.1 学生语言的能力培养的重要性27-28
- 3.6.2 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28-29
- 第四章 中国民间故事融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案例29-37
- 4.1 教学分析29-31
- 4.1.1 学习环境分析29
- 4.1.2 教材《葫芦娃的故事》简析29-30
- 4.1.3 教学需求分析30
- 4.1.4 教学目标分析30-31
- 4.1.5 教学内容分析31
- 4.2 教学案例设计31-32
- 4.2.1 课堂教学组织31-32
- 4.2.2 课堂教学传递32
- 4.2.3 课堂教学管理32
- 4.3 计划实施32-36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36-37
- 第五章 民间故事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材37-45
- 5.1 民间故事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推广37
- 5.2 民间故事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积极意义37-38
- 5.3 母语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性38-39
- 5.4 民间故事用于教学的内容设计要统筹规划39
- 5.5 民间故事课堂教学的组织原则39-41
- 5.5.1 全体性原则40
- 5.5.2 目的性原则40
- 5.5.3 交际性原则40-41
- 5.5.4 创造性原则41
- 5.6 教材在语言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41-43
- 5.6.1 教材的重要性41-42
- 5.6.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语言教材建设(编写)的紧迫性42-43
- 5.7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语言教材建设的趋势43-45
- 结语45-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砾卉;张庆林;陈宁;;论批判性思维训练与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结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3 杨灿辉;;物理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解决学生的疑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4 刘杰;;论《格萨尔》与《诗经》周民族史诗中的英雄救济主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凌茜;梁笑芸;;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卢帮明;《汽轮机设备与系统》教改的探讨[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7 朱蕴轶;阅读活动中的认知与情感[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蒋德红;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综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马家安,李宜江;论学习策略教学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赵含韫;社会互动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浩;;联想、想象、幻想与创造性思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肖绍明;;教育学的话语分析转向[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3 高爽;;谈小学科学教学错误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揭章武;;基于公平教育视角解读“培优辅差”的教学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5 许秋寒;于书诚;郭力;马小垒;;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6 李洁麟;;心理语言学与“传”务求通新解——对电视“说”新闻的心理语言学解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龙佳解;蒋晓东;欧庭高;;论杜威的科学划界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8 姬云鹏;刘裕昆;王宁川;;《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译文商榷举隅[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单中惠;;赵祥麟与外国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杨建华;;《太上洞渊神咒经》的教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沁;思维风格、听力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继东;中国EFL学习者中介语交际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二玲;图画故事书翻译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杨;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喜杰;关于小学数学迁移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靖;高师生挫折承受力与社会支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刘皓;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赵俊丽;教学设计原理在英语网络课程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75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75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