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哈代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论哈代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摘要】:哈代作品在民国初年开始进入译者的视野,相关的研究也随之展开。但当时的译介与研究并不丰满。一方面不够系统和全面;另一方面评述方法多是沿用西方观点,呈现出研究者虽然重视但成果还显单薄的特点。新中国成立直至"文革"时期的译介与研究进展不大。"文革"后至今,哈代作品的译介空前繁荣,研究呈现出多角度、多元化等特点。哈代作品在中国译介与研究的进程说明哈代作品对中国读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 洛阳理工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 哈代作品 中国近现代 译介与研究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英机器翻译中多动词语句的分析与转换研究”(课题编号:10BYY009)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文化外宣现状与北京等发达地区的对比研究”(课题编号:2012D1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561.074;H059
【正文快照】: 一、民国时期的译介与研究哈代自1865年开始写诗,但一直未能发表。1867年,他创作了第一篇小说《穷人与贵妇》(The Poor Man and the Lady),同样未获出版。1874年,《远离尘嚣》的问世使哈代声誉鹊起,并很快成为当时英国文坛执掌牛耳的作家。哈代在英国引起了轰动,但中国学者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毅;;鲠骨吐快 胸臆长抒——读曹公度《质疑〈中国近现代书画真伪鉴别·张大千卷〉》[J];文史杂志;2006年05期
2 吴郡;曹公度;;大台高风——对《中国近现代名画真伪鉴别·张大千卷》之质疑[J];收藏界;2006年05期
3 张世飞;;试论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4 刘玉璞;;近现代大师书画:艺术市场“过河卒”?[J];艺术市场;2010年08期
5 桑吉;;第二届中国近现代佛教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J];法音;2010年08期
6 杜敬;读《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4年05期
7 江海;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史研讨会纪要[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01期
8 戴庆钰;;评《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9 游惠海;我们需要这本书——《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读后[J];舞蹈;2000年02期
10 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主义文学思潮新论》(博士学位论文)[J];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凤琦;;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与中国近现代女性人格建塑[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2 高爱娣;;中国近现代各党派工运思想研究综述[A];全国党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钟年;;心理学的文化基础——以中国近现代学术中的心理学为例[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田中阳;;“德”、“赛”相依——中国近现代现代化与报刊发展关系一个侧面的审视[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5 张福绥;杨红生;;中国近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回顾与展望[A];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3年
6 ;前言[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费小平;;《翻译研究与杰出的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学者资源的阅读:译介学研究的文本化途径》[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董宝良;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绪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饶晶;王娟;饶媛媛;;欧、美、日、中近代陶瓷设计发展之比较[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二)[C];2009年
10 崔莉;郝勤;;浅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政府在体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和金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近现代战争的时空分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王今;创投垂青艺术品投资 收藏类网站有待开掘[N];证券日报;2010年
3 刘红;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获多项成果[N];科技日报;2004年
4 陆红梅;荣宝精品拍卖会开槌在即[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钟禾;2.6亿元 中贸秋拍欢喜收槌[N];中国商报;2006年
6 记者 俞莹;艺术品春拍玩蹦极[N];上海金融报;2010年
7 书麟;近现代书画市场:不追名气追精品[N];上海证券报;2006年
8 钟闻;富彼首拍:总值近2.9亿[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邹松梅 王旭雁;中国地质科学的摇篮[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10 本报艺术投资分析员 董岳;地域市场仍重中国传统书画[N];上海证券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龙;中国近现代医疗建筑的演进[D];清华大学;2006年
2 金立群;媚俗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现代性碎片呈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晓博;中国近现代后发优势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朱师君;中国近现代开放制度与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马琳;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于晓风;略论中国近现代通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山东大学;2006年
8 宋晓霞;工笔画的传统与现代发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9 董智颖;晚清通俗小说单行本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登林;上海市民文化与现代通俗小说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俊平;中国近现代国防思想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佟雅囡;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与当代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亚囡;中国近现代留学教育中的动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永坤;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显国;中国近现代体育产业发展史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金鑫;中日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硕;中国近现代器物层面涉外心态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靳艳华;试论刘国钧对20世纪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明扬;中国近现代木材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10 邓颖;中日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之学习领域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76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7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