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三”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及修辞阐释
发布时间:2017-10-25 01:03
本文关键词:“三”和“三”参构词语的语义分析及修辞阐释
【摘要】:“三”作为常用数词,从一开始的计数符号发展到后来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形成了丰富的“三”文化。本文从语义和修辞角度对“三”参构词语进行分析,考察其语义特征、语义修辞化生成途径以及修辞在“三”参构熟语中的作用,并从文化角度阐述“三”的文化内涵。 经过对“三”参构词语的考察可以发现:“三”的语义经历了虚化和模式化两个阶段,在这过程中“三”的表数语义特征逐渐弱化,其语义更多的指向修辞义。“三”参构词语的语义修辞化生成途径大致有借代、比喻、用典及夸张四种,其中借代和比喻成为其语义生成的重要途径。此外,修辞在“三”参构熟语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三” 语义分析 修辞阐释 熟语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3;H15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5
- 目录5-7
- 绪论7-17
- 第一节 现有研究成果概述7-15
-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写作思路及语料来源15-17
- 第一章 “三”的语义:实指、虚指与模式化17-25
- 第一节 关于“三”的辞书释义及其参构词语17-20
- 第二节 “三”的语义:实指、虚化与模式化20-25
- 第二章 “三”参构熟语及其修辞阐释25-39
- 第一节 “三”参构成语及其修辞阐释25-28
- 第二节 “三”参构谚语及其修辞阐释28-30
- 第三节 “三”参构歇后语及其修辞阐释30-33
- 第四节 “三”参构惯用语及其修辞阐释33-39
- 第三章 “三”参构词语:语义修辞化生成途径39-45
- 第一节 “三”参构词语语义的借代生成39-41
- 第二节 “三”参构词语语义的比喻生成41
- 第三节 “三”参构词语语义生成的其他修辞途径41-45
- 第四章 “三”的文化阐释45-53
- 第一节 “三”蕴含的哲学文化45-46
- 第二节 “三”蕴含的政治文化46-48
- 第三节 “三”蕴含的儒家文化48-51
- 第四节 “三”蕴含的道教文化51-52
- 第五节 “三”蕴含的佛教文化52-53
- 第五章 结论53-55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53
-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53-55
- 附录1:“三”参构的多义词义位分布表55-67
- 附录2:有关“三”的主要研究成果目录67-73
- 参考文献73-77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77-79
- 致谢79-81
- 个人简历81-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晓丹;;以“三国演义”为例分析古代小说的“三”字情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2 姚剑平;;汉英数词的虚指对比[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姜毅;;浅析数字“三”在韩国文化中的特殊意义[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巨积兰;数字“三”的语言文化比较[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万芳;;浅析日语中“三”的文化内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5期
6 张湘梅;;数字“三”的中西文化解读及其翻译[J];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李树红;略论汉语中含数词“三”的缩略语及其英译[J];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01期
8 袁庆德;;古汉语数词“三”的特殊意义与原始思维[J];大连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9 刘午子;论写作中的数“三”艺术[J];荆州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10 吴正中;李清;刘敏;;简谈“三”与“三”的倍数[J];兰州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本文编号:1091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091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