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从明清戏文看泉州方言体标记“咧”的语法化

发布时间:2017-10-29 18:32

  本文关键词:从明清戏文看泉州方言体标记“咧”的语法化


  更多相关文章: 泉州方言 体标记 介词结构 方所指代词 语法化 音变


【摘要】:泉州方言的虚词"咧"可以标记完成体、进行体和持续体。它与明清泉腔戏文8种相关格式中的"处"平行对应,这8种格式的消长兴替表明,体标记"咧"源于介词结构"在+只/许处"。但"咧"并不是介词"在"的进一步虚化,而是充当介词宾语的处所词"处"的虚化。大约在清末民国时期,"处"的虚化导致了语音演变,最终形成了现代泉州方言体标记"咧"。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泉州方言 体标记 介词结构 方所指代词 语法化 音变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四百多年来闽南方言词汇语法的历史演变研究(12CYY044)”的资助
【分类号】:H171
【正文快照】: 现代泉州方言有一个重要的虚词“咧”①。李如龙(1996)曾指出,“咧”(李文作“嘞”)在泉州方言中可以充当完成体、进行体和持续体的体标记。本文从明清泉腔戏文入手重点讨论体标记“咧”的来源②。1.现代泉州方言体标记“咧”的读音和功能③泉州方言的体标记“咧”有两种读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健;汉语方言中的两种动态范畴[J];方言;2005年03期

2 王建设;从明清闽南方言戏文看“著”的语法化过程[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陈宝贤;李小凡;;闽南方言连读变调新探[J];语文研究;2008年02期

4 林颂育;;试论闽南话持续体标记的来源[J];语言科学;2010年04期

5 陈泽平;福州方言的结构助词及其相关的句法结构[J];语言研究;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设;明刊闽南方言戏文中的语言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天送;泉州方言语法四百年的演变[D];厦门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莆仙话“遘”字句及其在周边闽语中的使用[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杨凯;;鄂东方言的“体”助词[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3 蔡国妹;;莆仙方言的助词“遘”与“共”[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4 蔡国妹;;吴闽语进行体和持续体的语法化序列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杨凯;;湖北蕲春方言的进行体[J];方言;2008年04期

6 陈宝贤;;福建漳平新桥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J];方言;2010年02期

7 林天送;;福建晋江话的指示词[J];方言;2012年01期

8 陈宝贤;;福建漳平新桥方言一般性前变调[J];方言;2012年02期

9 项菊;;湖北英山方言“在”的用法及相关问题[J];方言;2012年03期

10 黄晓雪;;安徽宿松方言的助词“里”[J];方言;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晓玲;;南安话的“遘”字补语[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林颂育;;异源同型语素的辨析——以闽南方言多功能虚字眼“咧”为例[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绍群;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翟燕;明清山东方言助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蔡国妹;莆仙方言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远杰;定语标记“的”的隐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韩启超;音乐在戏曲继替变革中的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6 蔡华祥;盐城(步凤)方言动态助词及相关语法手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朱Z瀂,

本文编号:1114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14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c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