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中国医患对话中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00:06

  本文关键词:中国医患对话中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间接言语行为 医患对话 语用视角


【摘要】:本研究从语用角度研究中国医患对话中国的间接言语行为,并试图完成以下两个目标:一,本文试图发现医生和病人如何在门诊对话中使用间接言语,以及医生与病人的间接言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二,门诊访谈通常应该是注重准确性与客观性的,但是间接言语行为也是医患会话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普遍想象。因此,本研究将试图回答:为什么医生和病人在门诊访谈中都使用间接言语。换句话说,影响医患会话中间接言语行为的因素以及间接言语行为在医患对话中的的语用功能等问题的分析和阐述。 基于以上两个目标,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57个门诊谈话经行录音和逐字转录。我们对转录文本中的174个间接言语(包括非言语的间接行为)进行了分析和分类。本研究把医生的间接言语行为分为6种主要策略:提供暗示、重复、策略性转移、替换听者、低调陈述以及模糊表达。而病人则主要采用以下5中策略实现间接言语表达:提供暗示、重复、省略、借助引用及保持沉默。总的来说,在门诊谈话中病人比医生要更间接。 本研究的发现可以为影响门诊谈话中间接言语行为的因素以及间接言语的语用功能提供解释。由于医生对于专业医疗知识和医疗技能的垄断控制,所以医患之间的权势关系注定是不对等的。本研究的发现表明不对等的权势关系,,较远的社会距离、强加程度、权利和义务共同影响了医生和病人对间接言语的使用。本研究还表明,医生和病人通过在门诊谈话在使用间接言语行为,实现了表达礼貌,避免面子威胁行为和缓和潜在强加和矛盾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 医患对话 语用视角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3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3-4
  • Abstract4-5
  • 摘要5-8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8-11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8-9
  • 1.2 Rationale for the Study9
  • 1.3 Objectives of the Study9-10
  • 1.4 Outline of the Thesis10-11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1-23
  • 2.1 Introduction11
  • 2.2 Doctor-patient Conversation11-16
  • 2.2.1 Studies on Doctor-patient Conversation Abroad11-14
  • 2.2.1.1 Discourse Analysis of Doctor-patient Conversation11-13
  • 2.2.1.2 Pragmatic Approach13
  • 2.2.1.3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13-14
  • 2.2.2 Studies on Doctor-patient Conversation in China14-16
  • 2.2.2.1 Discourse Analysis of Doctor-patient Conversation14-15
  • 2.2.2.2 Pragmatic Approach15-16
  • 2.3 Indirect Speech Acts16-21
  • 2.3.1 From Speech Act Theory to Indirect Speech Acts17-19
  • 2.3.2 Classification of Indirect Speech Acts19-20
  • 2.3.3 Motivation for Indirect Speech Acts20-21
  • 2.4 Summary21-23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3-28
  • 3.1 Introduction23
  • 3.2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Indirectness23-24
  • 3.3 Relating Politeness Principles to Indirect Speech Acts24-26
  • 3.4 Face Theory26-27
  • 3.5 Summary27-28
  • Chapter Four Methodology28-31
  • 4.1 Introduction28
  • 4.2 Subjects28-29
  • 4.3 Methods29
  • 4.4 Procedures29-30
  • 4.5 Data collection30
  • 4.6 Summary30-31
  • Chapter Five Results and Discussion31-47
  • 5.1 Introduction31
  • 5.2 Doctor-patient Strategies for Using Indirectness31-41
  • 5.2.1 Doctors’ Strategies for Indirectness31-36
  • 5.2.2 Patients’ Strategies for Indirectness36-41
  • 5.3 Analysis on Pragmatic Factors and Functions of Indirectness41-46
  • 5.3.1 Factors Influencing Indirectness in Doctor-patient Conversation41-44
  • 5.3.1.1 Asymmetrical Power Relation41
  • 5.3.1.2 Social Distance41-43
  • 5.3.1.3 Size of Imposition43
  • 5.3.1.4 Rights and Obligations43-44
  • 5.3.2 Motivations for Indirectness in Doctor-patient Conversations44-46
  • 5.3.2.1 To be Polite44-45
  • 5.3.2.2 To Save Face45-46
  • 5.3.2.3 To Mitigate Imposition and Conflict46
  • 5.4 Summary46-47
  • Chapter Six Conclusion47-50
  • 6.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47-48
  • 6.2 Implications48
  •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48-50
  • References50-54
  • Appendix54-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朦;张甜;;间接言语行为述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周静;;论间接言语行为与礼貌的关系[J];现代交际;2009年12期

3 李爱华;;间接言语行为在日剧对白中的运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李鹏;;影响间接言语行为礼貌性的因素[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2期

5 陈红波;;间接言语行为的识别[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孟凡茂;;间接言语行为的协商功能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S4期

7 王正元;间接言语行为取效[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年03期

8 李昌年;间接言语行为的类型及其语里的推求[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6年05期

9 蒋勇;“点到为止”与间接言语行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0 李明霞;听力教学与间接言语行为[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梁在明;霍光利;;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与理解[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王秋端;;间接言语行为与礼貌性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李巧兰;;间接请求策略的交际价值——间接言语行为的跨文化交际视角[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王淑娥;;论语气隐喻与间接言语行为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葛俊子;;日语听力中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考察——以日语专业四级听力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袁妮;;俄语疑问句的间接功能[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颖;;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袁妮;;俄语疑问句的间接功能[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艳欣;俄汉语间接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鞠芳;《红楼梦》间接言语行为探微[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可;俄汉语中的间接言语行为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杨胜;从脚本理论看指令类间接言语行为的推理[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群;俄汉语间接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6 孔为松;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间接言语行为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袁君玉;礼貌性与间接言语行为关系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王志宏;日本语の间接言语行为[D];黑龙江大学;2004年

9 梁田;间接言语行为的应答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宋静;间接言语行为的解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15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15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4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