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对莎士比亚作品翻译的贡献
本文关键词:朱生豪对莎士比亚作品翻译的贡献
更多相关文章: 莎士比亚作品 朱生豪 莎士比亚剧作 中国翻译家 翻译作品 文学性 贡献 戏剧作品 文体观 哈姆莱特
【摘要】:正苦难是文学的影子,苦难压不倒文学,反而会成为文学的营养,很多文学巨匠的成就与其生活的苦难密不可分。在抗战期间,在中华民族最苦难的日子里。一位翻译家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以过人的毅力与执著,翻译出了32个莎士比亚戏剧作品[1]278。他是天才的翻译家,他被中国翻译家协会尊为"译界楷模",他一生淡泊名利四处漂泊,他是将莎士比亚作品引入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他的
【作者单位】: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
【关键词】: 莎士比亚作品 朱生豪 莎士比亚剧作 中国翻译家 翻译作品 文学性 贡献 戏剧作品 文体观 哈姆莱特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苦难是文学的影子,苦难压不倒文学,反而会成为文学的营养,很多文学巨匠的成就与其生活的苦难密不可分。在抗战期间,在中华民族最苦难的日子里。一位翻译家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以过人的毅力与执著,翻译出了32个莎士比亚戏剧作品[1]278。他是天才的翻译家,他被中国翻译家协会尊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伟民;;论朱生豪的诗词创作与翻译莎士比亚戏剧之关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李伟民;;爱国主义与文化传播的使命意识——杰出翻译家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探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3 蓝仁哲;莎剧的翻译:从散文体到诗体译本——兼评方平主编《新莎士比亚全集》[J];中国翻译;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月霞;;论朱生豪莎剧中的诗歌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王青;;论曹禺的莎剧翻译艺术[J];长城;2009年04期
3 兰莉;王静;;翻译诗学与文学经典的复译——以莎士比亚戏剧翻译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4 汤志明;;朱生豪的翻译特点浅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李春香;;梁实秋、方平与《亨利五世》的翻译——从语言风格角度评述梁、方译本[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1期
6 李洪辉;;朱生豪的期待视野及其翻译思想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年04期
7 杨惠莹;;莎士比亚作品文体风格翻译的比较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04期
8 吴慧坚;;文学翻译的价值:以“诗意”开启原作的新旅程——从本雅明的翻译观看莎士比亚作品汉译[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杨全红;;蓝仁哲先生与翻译识小[J];英语研究;2013年01期
10 安妮;;国内戏剧翻译批评的研究现状述评[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慧坚;;翻译的价值:原作生命旅程的新开展——从本雅明的翻译观看莎士比亚作品汉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云雁;朱生豪莎剧翻译—影响与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刘翼斌;概念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彭利元;论语境化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侯靖靖;婆娑—世界,,半掩两扇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晓雯;被操纵的翻译[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宏姣;《哈姆雷特》在中国的旅行[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王立;韵文翻译中的规范[D];中南大学;2010年
4 刘慧丹;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中话语标记“Well”的汉译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毛鹏飞;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本中Lord人际意义显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陈冬春;操纵论视域下朱生豪莎译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7 陈静;从解构主义视角看《威尼斯商人》的三个中译本[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8 郭雯婷;论戏剧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牟百冶;诗歌翻译中译者的角色[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周敏;论翻译过程中非语言因素与语言因素的动态对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贺祥麟;赞赏、质疑和希望——评朱译莎剧的若干剧本[J];外国文学;1981年07期
2 朱宏达;;翻译家朱生豪的诗[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3 朱宏达;;朱生豪的诗学研究和译莎实践[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4 贺祥麟;大量翻译外国诗剧为中文新诗应当缓行论[J];南方文坛;2001年06期
5 杨全红;朱生豪译莎动力谈[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云雁;朱生豪译莎剧素体诗节律风格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新;;传承与创新——论莎士比亚对现代英语发展的贡献[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贺爱军;;朱生豪的译事活动与译学见解[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朱骏公;朱译莎剧得失谈[J];中国翻译;1998年05期
4 谭定钟;;朱生豪翻译观探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王静;兰莉;;翻译经典的构建——以梁译《莎士比亚全集》为例[J];外语教学;2010年01期
6 邓艳;;意识形态与翻译——以《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两种译本为例[J];飞天;2010年14期
7 李伟民;读孙大雨译《罕秣莱德》[J];外语研究;1996年02期
8 李春香;;梁实秋、方平与《亨利五世》的翻译——从语言风格角度评述梁、方译本[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1期
9 吴慧坚;;文学翻译的价值:以“诗意”开启原作的新旅程——从本雅明的翻译观看莎士比亚作品汉译[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曾仁利;廖志勤;;朱生豪、梁实秋之翻译风格——以莎士比亚The Life and Death of Richard the Second两译本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张蜀津;翻译莎剧:“诗体”、“散文体”哪个更好[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李景端;翻译的第二基本功[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赵 惠;心电图程序破解莎翁之谜[N];大众科技报;2003年
4 伍立杨;译文水准之我观[N];山西日报;2004年
5 丁国强;流失的美丽与舒畅[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李景端;地缘环境造就人才[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朱振武;中国翻译文学:从经世致用到文化消费[N];人民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徐怀谦;文学翻译缺失多[N];人民日报;2005年
9 柳斌杰;在中欧文学翻译出版论坛上的致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10 冯骥才;文学翻译的两个传统[N];文艺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静;朱生豪与卞之琳《哈姆雷特》中译本素体诗音乐性之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蒋恬恬;从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评朱生豪译《哈姆雷特》[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3 常晓华;神似还是形似[D];郑州大学;2006年
4 王玉;翻译中的诗学[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路晓雯;被操纵的翻译[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蓓红;目的论与戏剧翻译[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简;忠实基础上的可表演性[D];苏州大学;2007年
8 黄英;阐释学视角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江珊;关联理论与戏剧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10 顾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译本中文字游戏的翻译补偿[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16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16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