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生成语法框架下“是”的语法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12:40

  本文关键词:生成语法框架下“是”的语法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是” 语法化 参数变化 语类重析


【摘要】:在生成语法框架下,现代汉语"是"的语法化过程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参数发生变化使语言晦涩难懂而引发的语类重新分析,语言习得的内在计算保守性使习得者选择了运算相对简单的结构。因此,语法化是语言系统内部的参数变化。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是” 语法化 参数变化 语类重析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焦点结构的生成语法研究”(项目编号:11WHL24)资助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零、引言“是”在现代汉语中被看成判断动词和系词。随着近些年来语法化研究的高热化,“是”的语法化过程也倍受关注。纵观相关文献,学者们大都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对“是”的语法化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如此一来,语法化现象貌似成了功能主义研究的专利。语法化过程显示语法系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秀芳;“是”的进一步语法化:由虚词到词内成分[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2 韩景泉,田丽;《句法变化:语法化的最简研究模式》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俊勋;从高诱注看东汉北方代词系统的调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2 王媛媛;;中古汉语中的介词“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褚福侠;;元曲“量词+儿”用法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曾良;;明清小说词语俗写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方云云;;近代汉语“脖子语义场”主导词的历时演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刘光明;《颜氏家训》的被动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熊仲儒;;领属性致使句的句法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孙慧;;浅析汉语“被”字式的演进历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9 蔡丽华;;《青郊杂著》与《五方元音》声母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10 李靖;;《青郊杂著》与《五方元音》研究现状简评及展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忠;;中古以O啛R音由}0廔洪的雕散式音燮[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周有斌;;制约音译外来词形式选择的原则[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蒋仁萍;;古代汉语代词“之”的回指用法与语序的互动[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应学凤;;右文说与语音象似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吴万和;;从中古汉语词汇语法现象看《列子》是托古伪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高松;赵怿怡;刘海涛;;汉语特殊结构的句法标注策略[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7 武宏琛;;现代汉语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研究述评[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潘志刚;;论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李亚茹;;《鼻奈耶》量词研究[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尹雯;;陕甘宁清至民国时期方志方言文献中的疑问代词[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杜凤梅;古齐鲁语声母系统构拟[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先明;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武晓丽;汉语核心词“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海瑛;《万历野获编》分词理论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曹萍;府城官话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林琳;“代词+(的)+名词”结构中“的”字隐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苏章海;进化与融合:中西语言学元语言关键词系统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晶晶;《孟子》的介词“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师璐露;《国语》语言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颖;《常语寻源》及其所辑释民俗语汇和俗语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雪;《世说新语》主谓句系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谊生;;“就是”的篇章衔接功能及其语法化历程[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明星;;国内语法化研究评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2 李敏;;关于语法化研究的若干问题[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1期

3 曹爽;;语法化理论与近年汉语语法化研究进展[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4 孙悠夏;;功能主义与形式主义的语法化研究评述——语法化的本质特征、机制及动因探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5 孙颖颖;;语法化研究综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10期

6 刘永华;;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上)[J];语文学刊;2014年03期

7 段贺磊;;语法化研究综述[J];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24期

8 周姿含;;“比”的语法化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3年24期

9 王寅;狭义与广义语法化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黄立鹤;向明友;;历史与发展:境外汉语语法化研究综述[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成建;;“不成”的语法化研究综观[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饶琪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内外语法化研究的交流平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张秀松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法化研究的现实与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董秀芳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法化研究:争议与发展并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微;汉语依据类介词的语法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杰旺;中西方语法化研究发展史初探[D];山东大学;2007年

2 范丽娜;分句结合方式的语法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传强;否定转移的语法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胡玲;“X以来,,Y”句的成句条件及语法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谢子文;“竟然、居然”语法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范桂娟;《助字辨略》语法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沈娜;汉语“方”的本义及其语法化研究[D];温州大学;2012年

8 曾仪菲;汉语“从”的语法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陈云香;汉语“个”的语法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匡存玖;汉语“得”的语法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36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36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4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