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舆论、群体意志与话语互动——流行语义生成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社会舆论、群体意志与话语互动——流行语义生成的实证研究
【摘要】:流行语义(即流行语的语义)是感受性的文化含义,是当下中国社会舆论和群体意志的重要来源。法国哲学家塔尔德的"模仿律"为证实这种主观性、群体性的话语意义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由38份深度访谈构成的质性研究表明:流行语的传播本质上是情绪和意志的社会互动。流行语义中存在着共通的信念和欲望,通过社会模仿而扩散并逐渐固化,公共舆论和普遍意志因此实现;经由时间的检验,民间意志争夺到了当下中国社会的部分话语权和价值观。流行语义的研究为符号的公众意义的建构乃至社会意志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切近的实证案例。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2&ZD012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作为实践性体裁的网络流行语研究”,项目编号:2013BYY005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本文的初衷是想对这样一个显著的社会语言事实进行实证性的考察和说明,即流行语的语义(下称“流行语义”)是如何获得的,由其引发的社会舆论和群体意志又是如何实现的。我们选取了2008年至2010年间的若干典型流行语,以深度的个案访谈的形式,甄别流行语义获得的决定性因素和流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辛仪烨;;流行语的扩散:从泛化到框填——评本刊2009年的流行语研究,兼论一个流行语研究框架的建构[J];当代修辞学;2010年02期
2 李明洁;;流行语的符号本质及其意指结构[J];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4期
3 李明洁;;作为流行文化的流行语:概念与特质[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小枚;“核心”的流行与边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户晓辉;;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性的时间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刘伟;张佩佩;;南京国民政府国庆纪念中的辛亥记忆[J];安徽史学;2011年03期
5 戴媛媛;;《说文解字》“心”部字与常用简化汉字对应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徐晓宇;;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曹佳蕾;;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相关概念界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8 张睿海;孟娟;;生态农业开发的保障机制构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9 陈文武;;农民和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特征及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10 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晋华;;试析影响法律监督的现实问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姜素红;;环境公平价值体系探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陈建先;;政府公共决策的利益博弈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5 安卫华;;积极应对入世,建设信用政府[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6 井敏;;服务型政府概念辨析[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7 王立志;;企业培训体系建设[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郑伯承;;世界语与术语工作[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9 翁奕波;;论学术期刊的准商品属性[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10 孙信茹;朱凌飞;;都市中的“媒介仪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媒介传播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迟君辉;国际流失文化财产返还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艾娟;知青集体记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斌;论品牌名称命名翻译[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张永斌;论我国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应云总;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雅婷;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马健;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刘安琪;企业文化视域中的青年职工政治社会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焦阳;现代汉语类词缀“坛”、“界”、“圈”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文静;初中生课堂违纪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潘瑞春;;“宅女”试析[J];修辞学习;2008年02期
2 缪俊;;“山寨”流行中语义泛化与社会文化的共变[J];修辞学习;2009年01期
3 李明洁;;从语录流行语到词语流行语[J];修辞学习;2009年03期
4 刘斐;赵国军;;“被时代”的“被组合”[J];修辞学习;2009年05期
5 辛仪烨;;流行语的扩散:从泛化到框填——评本刊2009年的流行语研究,兼论一个流行语研究框架的建构[J];当代修辞学;2010年02期
6 李明洁;;流行语的符号本质及其意指结构[J];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言;;论民谣的舆论特征[J];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02期
2 乐朋;一蓑烟雨任平生(外一篇)[J];雨花;2005年03期
3 程立涛;;试析舆论监督对公共道德行为的影响[J];兰州学刊;2006年04期
4 李峰;;论而不斗(杂文)[J];炎黄春秋;2006年06期
5 岳谦厚;田明;;舆论传媒、社会动员与权益博弈——1922年北京政府邮资加价风波之考察[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6 江北;让该亮的星亮起来[J];理论视野;1994年Z1期
7 吕紫腾;;从心理学角度谈性行业应否合法化的法律[J];社会心理科学;2002年01期
8 吴敏超;;戊戌政变后的社会舆论[J];史学月刊;2007年06期
9 葛明勇;;近代与时俱进的贵州舆论及影响[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宋晶晶;;小城市社区市场中收费人与摊主的权力关系研究——以栖霞市X市场为例[J];黑龙江史志;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和隽;张文胜;;社会舆论对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对日本的个案分析[A];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5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董天策;陈映;;试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怡君;;从社会物理学认识社会计算[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0:社会能计算吗[C];2008年
4 邵建华;;浅谈筵席改革[A];上海食文化论文集萃(1996年—2006年)[C];2006年
5 祝兴平;柯进;;网络传播与公共舆论空间的构建与拓展[A];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2007年
6 陈康;;论民营医疗机构管理的误区[A];2004年上海市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封进启;郭巧红;樊春梅;封行谦;;浅谈按摩师的伦理学[A];2006反射学全国研讨会会议交流文集[C];2006年
8 彭颜红;;论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功能[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墨愚;;解决书稿终审的有关问题[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10 贾菊生;;试论批评性摄影报道的作用[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姚小敏 孙立极;岛内社会舆论强烈谴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同煤日报社 张玉柱;增强报纸引导社会舆论的本领[N];大同日报;2009年
3 屈艳枝;以科学发展观有效引导社会舆论[N];开封日报;2008年
4 本报评论员 易艳刚;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杨俊利;创新舆情预警机制[N];吉林日报;2008年
6 记者 陈树德;“无车日”应由强制变自愿[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黄颖;用新闻说话 成都一年举行上百场发布会[N];成都日报;2009年
8 记者 胥爱珍;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浓厚氛围[N];德州日报;2009年
9 张驰;我们为何更容易相信阴暗?[N];解放日报;2009年
10 山东记协 张强 陈建志 解廷民;高扬党报旗帜 引导社会舆论[N];中华新闻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李明;社会舆论的司法意蕴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杜世洪;脉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程中兴;谣言、流言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4 周涛;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赵凯;秦汉时期的舆论及其社会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刘林;民主和大众媒体互动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俊豪;论社会舆论对量刑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2 胡义鸣;社会舆论对法院审判影响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3 王宗敏;“大跃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赫丽萍;博客意见的传播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史善庆;社会舆论与科举革废[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婷;突发事件社会舆论调控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董卓然;晚清政治改革潮流中的社会舆论[D];浙江大学;2008年
8 薛晓静;论社会舆论的道德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闫义;社会舆论的哲学阐释及其意义[D];山西大学;2008年
10 谢良梅;汉代贫富不均与调均贫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43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4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