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当代修辞学》2013年目录汇编

发布时间:2017-11-05 15:15

  本文关键词:《当代修辞学》2013年目录汇编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修辞学 语体风格 学术研讨会 修辞研究 目录 当代 汇编 研究方法 范畴化 克里斯蒂娃


【摘要】:正~~
【分类号】:Z87
【正文快照】: 再谈要重视对新的语言事实的挖掘-------------陆俭明(1-11)新“被”字式的生成机制、语义理解及语用效应-------------施春宏(12-28)当代汉语排除式范畴化现象的认知与修辞动因---------温锁林行玉华(29-36)溯因推理与篇章回指理解---许余龙(37-46)基于实证的信息单位对话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琳;;中国修辞学会学术研讨会在河南信阳举行[J];中国语文;2001年04期

2 谭汝为;海峡两岸学者携手开创修辞研究新局面──“中国修辞学”学术研讨会在台北隆重举行[J];修辞学习;1999年05期

3 聂志平;疏志强;;中国修辞学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J];中国语文;2004年02期

4 钟言;;陈望道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中国修辞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即将召开[J];当代修辞学;2010年06期

5 ;中国修辞学会2007年夏季学术研讨会召开[J];修辞学习;2007年05期

6 郑媛;21世纪的中国修辞学:路在何方——“首届中国修辞学多学科高级学术论坛”述评[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1期

7 陈汝东;中国修辞学:20世纪回顾与21世纪展望[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8 宗廷虎;;用生命之火点燃中国修辞学的繁荣——纪念吴士文先生诞辰80周年[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谭汝为;;海峡两岸学者携手开创修辞研究新局面 “中国修辞学”学术研讨会在台北隆重举行[J];语文月刊;1999年10期

10 谭汝为;;中国修辞学会成立2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修辞学习;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修辞学会全国文学语言研究会2002年学术会议纪要[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2 刘延新;;推动中国修辞学走向新纪元——读《修辞学通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范玉柱;;继往开来又一春——读王希杰《修辞学导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春卉;;自我完善 精益求精——评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版[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孟建安;;《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的特点与价值[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郑颐寿;;中国修辞学会全国文学语言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7 黄建华;;第三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开幕词(代序)[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郭焰坤;;中华元典修辞学思想文质观探微[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9 陈章太;;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闭幕词[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佟乐泉;;后记[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冠连 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 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修辞学路向何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王玉琢 实习生 吕向前;蒙古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伊金霍洛旗开幕[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3 谭学纯 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 文学语言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修辞学转向”与中国修辞学的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记者 才华 完德;青海省第五次民族语文翻译学术研讨会在贵德召开[N];青海日报;2010年

5 陈瑜因;语词的力量,在于记忆这个时代[N];解放日报;2004年

6 通讯员 王树丰 记者 徐华;中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成立[N];河北日报;2006年

7 林波;第九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召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马美著;汉字修辞:修辞学新突破[N];光明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谢震霖;两岸语汇交融助推汉语发展[N];文汇报;2006年

10 缪迅;大学生中文教育必须进一步得到重视[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晓红;陈望道对中国语法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D];复旦大学;2005年

2 赵英玲;汉语冲突话语语用修辞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马景秀;新闻话语意义生成的系统功能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李华;《左传》修辞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曹磊;翻译的修辞符号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娇;韩愈散文修辞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莉莉;新兴媒体中“红段子”的语体风格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2年

2 孙许颖;2012年网络语体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彭瑛;篇章目录及其语法特点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韩殿栋;法律语言的语体风格及其文化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叶芬芳;从语体角度看《百家讲坛》主讲人的个性化语言魅力[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沈婷;南通话修辞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7 陶金;零度偏离理论视角下的微博修辞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8 吾买尔江·依不拉音;“乐师传”的修辞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华念;人民日报国际评论的语体风格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柳莹;《说苑》修辞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44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44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9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