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关于2013年中国雾霾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7 10:08
本文关键词:对《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关于2013年中国雾霾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摘要】:批评话语分析被应用于各种语篇,例如小说、学术著作、大众传播媒体等。现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个领域,并通过对新闻语篇的分析来揭示语言与蕴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本论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上关于2013年中国雾霾的十篇新闻报道进行了分析。文章采用费尔克拉夫的三维模式,即把这些新闻看作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统一,从这三个层面对语篇进行分析。本论文由六部分组成: 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问题和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介绍了批评性话语分析作为一种理论和作为一种方法在国外的研究进展情况和本国内的研究现状,以及批评性话语分析在新闻语篇的应用。 第三章阐述了论文的理论框架。介绍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以及费尔克拉夫的三维理论模式。 第四章陈述了研究问题,即:《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在对中国雾霾事件报道的语言特征上有什么不同;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这部分还介绍了研究样本的选择,依据理论框架所选择的研究工具:即词汇选择、及物性、情态、转述引语的来源和模式。 第五章包括从三个层面对语篇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在文本层面从词汇选择、及物性和情态来进行分析;在话语实践层面,从转述引语的来源和模式进行分析;在社会实践层面,从政治,历史,文化的角度,解释语篇文本层面和话语层面的选择和其反映的意识形态。 第六章为总结。通过分析,《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在中国雾霾问题的描述上存在差异,在词汇选择和及物性描述上,《纽约时报》的语言表达在程度比《中国日报》更严重一些,夸大了雾霾的影响结果。《纽约时报》更加关注中国媒体的行为,并塑造了一个不透明、不可信的中国媒体形象。在情态选择上,突出了美国对中国政府态度的默然和不关注,,以及对中国政策的不信任。在转述引语的来源和模式方面,显示了美国媒体对于中国民众影响的默然。而《中国日报》则注重报道事件本身,以及积极有效的预防工作,并且多引用具体权威和评论家的话语,倾向于使用直接引语,塑造一个反应迅速,关心民众的中国形象。这些差异都是由于两国的政治、历史、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不同而造成的。 本研究是对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的一个补充,有助于我们提高对新闻中隐含意识形态的敏感度,同时也证明了批评性话语分析是研究语言与意识形态的有力工具,费尔克拉夫的三维分析框架具有广泛的可应用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12;H15;H31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戴炜华,陈宇昀;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J];外语研究;2004年04期
2 辛斌;;福柯的权力论与批评性语篇分析[J];外语学刊;2006年02期
3 王庆新,纪卫宁;批评式语篇分析及其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0年01期
4 李素玲;批评性语篇分析:发展概况及应用前景[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5期
5 徐立新;语言反映意识形态——对四家报纸关于印度核试验报道的语篇分析[J];外语教学;1999年04期
6 陈中竺;批评语言学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1期
7 辛斌;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8 戴炜华,高军;批评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本文编号:1151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1151943.html